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濰坊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楊洪濤作為“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成員,,主要研究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與高校思政教育。從教十余年來,,他時刻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不忘從教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愛崗敬業(yè),,讓自己的思政課變得有趣有意義,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詮釋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真實含義,。
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楊洪濤圍繞教什么,、怎么教,,學什么、怎么學,,以及如何持續(xù)提升學生的獲得感等問題,,先后開展了“專題+活動”“互聯(lián)網+思政課”“思政課程+對接專業(yè)”等多輪教學方法探索,將科學滲灌與細水滴灌結合起來,,達到春風化雨與水到渠成相結合的效果,。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楊洪濤在日常教學中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結合學校地域特色,深入挖掘以賈思勰《齊民要術》為載體的耕讀文化當代價值,,積極推動濰坊地區(qū)革命文化和耕讀文化進課堂,,提高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增強了學生對區(qū)域文化的認同,達到日用而不知,、深學而篤用的效果,。
同時,他還積極拓展“第二課堂”,,指導立項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指導學生參加山東省大學生創(chuàng)客大賽并獲一等獎。他所在的教學團隊立項山東省社區(qū)教育優(yōu)秀課程資源,,獲濰坊科技學院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作為一名學生導師,楊洪濤始終把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堅持“三個導向”,,圍繞“三全育人”,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重視學生的內心需要,,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成為學生“生活上的益友,,行動上的榜樣,情感上的朋友,,心靈上的導師”,。
雖然是一名高校教師,但楊洪濤在日常教學中堅持“貼近學生,,融入學生”,,經常深入學生課堂、晚自習和宿舍,,了解學生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他還通過專業(yè)大會,、主題班會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紀律觀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風考風教育等,,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學年計劃,,幫助學生不斷進步。
此外,,他還拓寬交流渠道,,通過團體輔導、個別談心,、網上交流,、第二課堂活動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他所帶班級獲得濰坊科技學院“優(yōu)秀班集體”的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濰坊科技學院“五四紅旗團支部”,;榮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先進班集體”。
辦好思政課,,教師是關鍵,。楊洪濤說,只有從實現(xiàn)教育根本任務的高度深刻認識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意義,,才能充分發(fā)揮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基礎性與引領性作用,。因此,在做好日常教學之余,,他還堅持以學術研究作為教學支撐,,并取得了豐碩成果。
近年來,,楊洪濤主持并完成省市各級課題二十余項,,個人曾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思想政治教育類)一等獎、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濰坊市第二十八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濰坊市第二十七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等榮譽。因科研成績突出,,他多次被評為濰坊科技學院“科研工作先進青年教師”“科研工作先進個人”“科研標兵”,。
楊洪濤表示,未來自己還將努力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自身的育人水平,,讓學生深入學習、了解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春暉/文圖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