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社交能力退化,? 沒那么可怕!
□濰坊融媒評論員 于哲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線聊天,、建立工作群……不知不覺中,線上成了很多人溝通接洽的“舒適區(qū)”,,偶爾接到電話還會不自然,、不習慣。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對133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長期依賴線上社交,,68.0%的受訪者感到自己線下社交能力有所退化,。
“上線是e人,下線就i了”以及“雙面”社交等其實不是新鮮話題,?;ヂ?lián)網的興起,開辟了人們社交活動的全新通道,。特別是近年來,,人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可以通過網絡解決,線上娛樂媒體和社交軟件的高度發(fā)達,,又提供了豐富的休閑娛樂方式以及更為自由的空間,,人們日益習慣通過線上社交排遣生活壓力、打發(fā)閑暇時間,。另外,,通過屏幕溝通能避免面對面帶來的壓力和尷尬,可以更好地構思措辭和表達情感,。而當你想迅速結束一段無效社交時,,甚至只需要輸入一個表情即可,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心理負擔,。相較于線下社交所需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線上社交確實是一個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其實,,線上社交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物,也是人們基于自我需求的選擇,,不必一味否定,。而由此感覺自我線下社交能力退化,甚至心理恐慌,,也大可不必,。
當然,凡事過猶不及,,過度依賴線上社交顯然是不可取的,,通過文字傳達人類感情的喜怒哀樂,終究少了幾分真實的質感,。長期依賴線上聊天的人,,習慣了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進行面對面交流時,,往往會出現口齒不清,、詞不達意的情況,。同時,過度“現實隔離”會改變人們的社交歸屬感,,在現實生活中容易產生社交恐懼與回避心理,,也就是有些人所感受到的“群體性孤獨”。此外,,社交媒體的“泛娛樂化”,,很容易讓人產生依賴心理,其中大量未經驗證真?zhèn)蔚男畔?,在無形之中消耗著人們寶貴的精力和時間,。
面對這一問題,我們要學會在“線上”與“線下”之間尋找平衡,,保持真實,、開放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際交流,努力塑造健康,、和諧,、融洽的人際交往生態(tài)。說到底,,社交原本就是個性化,、多元化的,我們不必為某一種形式過度憂慮,,只要真誠待人,、互相理解,總能架起溝通的橋梁,。因為以心相交,,方成久遠。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