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故居行
◎王慶德
在昌邑的一份資料中,,我看到了一張黃元御故居的照片。草堂五間,,青磚為墻,,前出廊檐,格子門窗,,頂上覆了厚厚的麥秸,,古樸幽靜,與普通的民居并無大別,,不同的是,,那正門上方乾隆親題的“妙悟岐黃”匾額,讓人感覺到這住處主人的不凡,。
是因?qū)S元御的崇敬,,還是因自己也拉過半年藥匣子,讀了幾本中醫(yī)書,,對中醫(yī)中藥原就懷有一份情愫,,我忍不住去昌邑,實地瞻仰黃元御故居了,。
出乎意料,,黃元御故居在幾年前就被推倒,建起了新的樓宇,。那故居是永遠地不復(fù)存在了,。遺憾、悵惘,、惋惜,又讓人無可奈何,。
然而,,人們告訴我,為了紀念這位清代名醫(yī),,在縣城又辟地仿建了黃元御故居,,這使我在失望中似乎得到了一絲慰藉。世界本來是從無到有的,這有,,最終也是要化為無的,。偌大的阿房宮不是也沒有了嗎?即使萬里長城,,如果不時有修補,,也會覆為平地、化為烏有的,。這黃元御的故居,,還算幸運,扒了舊的,,又建了一座新的,,雖然新的比舊的味道淡了許多,可比起一筆抹掉,,還要好一點,,畢竟還有一個象征,供人們瞻仰,、憑吊,。
這樣胡亂地想著、寬慰著自己,,穿過繁鬧的街市,,就看到了一座青磚黛瓦的門樓,這就是新建的黃元御故居,。
走進大門,,粉白的影壁前端坐了黃元御塑像。一襲布衣,,和遜的眼神里含著睿智,,儒雅的神采中透著傲岸,右手輕舉,,左手穩(wěn)穩(wěn)地扶著一帙書籍,,約十數(shù)卷,這是他的醫(yī)學(xué)著作,。黃元御的醫(yī)學(xué),,遍覽百家,直追黃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立論著述達十五種之多,。《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其《素靈微蘊》《四圣心源》《長沙藥解》《玉楸藥解》等十一種,、一百零五卷,。
轉(zhuǎn)過影壁,是寬闊的庭院,,無古木,,亦無繁花,空空曠曠,。數(shù)株小樹悠悠地生長在那里,,添了幾分幽靜。五間正房亦如照片上的模式,,矮廈格窗,,三明兩暗,“妙悟岐黃”的匾額也移到這里,,掛在了正中,。那兩側(cè)的墻壁上,有簡介,,有敘述,,有名人的題詠,概括了他的一生,。
墻壁潔凈,,敘述簡明,似乎是有意不染一塵,、不贅冗言的,。然而這扼要,也窺見了黃元御的大概,。
黃元御“少負奇志,,穎異超人”,十八歲中秀才,,人皆視為國器,。他自己也想奮步青云,做一番大的事業(yè),。然而,,命運多舛,可惜得很,,三十歲的時候,,突患眼疾,又為庸醫(yī)所誤,,左目失明,,斷了仕進之路。這樣的打擊,,并沒有使他消沉,,不為名相濟世,便為名醫(yī)濟人,。他杜門謝客,,罄心渺慮,十年奮斗,,浸浸有成,,遂醫(yī)名大振。乾隆十年,,皇帝病了,,幾經(jīng)調(diào)治,不見好轉(zhuǎn),,太醫(yī)束手無策,。時值黃元御游學(xué)帝京,被薦到皇宮為乾隆診治,。乾隆有些不放心,,便讓一宮女當替身。黃元御切脈后,,侍官請?zhí)幏?,黃元御道:“龍體鳳脈,乃不治之癥,。”乾隆這才感到了黃元御的不一般,,讓黃元御為其切脈醫(yī)病。幾服藥下去,,乾隆竟然痊愈了,。賜錢物不收,乾隆便給他題了匾,,并留為御醫(yī),,還給了他一副玉石象棋、一個楸木棋盤,,不時地對弈幾局,,黃元御也就有了“玉楸子”的雅號。
黃元御事君四年,,也算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可讓他遺憾的是,無法實現(xiàn)自己行醫(yī)濟世的初衷,,便托故離開帝京,,回到了故里,。后又被召,他冒了欺君之罪,,使人報了一個病故,,讓皇帝死了那份心。從此,,黃元御一邊潛心治學(xué),,一邊熱心地為百姓治病,終成一代大師,,實現(xiàn)了他不為名相即為名醫(yī)的夙愿,。
眼疾讓他改弦更張,這真有些禍兮福兮了,。
立在這簡樸的正房前,,看這偌大的庭院,了無遮攔,。東西兩廂房鎖了,,隔窗也未窺見什么奢侈,與外面的繁鬧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顯得這里有一些清冷,、孤寂。黃元御除了游學(xué)和四年御醫(yī)外,,就是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讀書,、釋疑、著書,、診病的,,似乎證明了一個道理:成就一番偉業(yè)的人是不喜歡熱鬧的,是孤獨的行者,。
聽說黃元御的墓還在,,就在他的故里黃家辛戈村。黃元御生于斯,,長于斯,,長眠于斯。幾十年探尋古籍,,爬羅剔抉,,杏林一幟,高標卓立,,尤其那傲岸的風(fēng)骨,,讓人折服。這陵墓是要拜謁的,,我便尋覓而去,。
墓在村中,,占地約半畝,四周圍了柵欄,。護墓者是黃元御的后人,,樸實憨厚里又有幾分率直。他熱情地引我走了進去,。墓不高,枸杞,、酸棗,、野菜綠茸茸的一片,遮蔽了那丘黃土,,幾畦菜蔬青青碧碧,,兩行棗樹也正茂盛著。立在這墓地里非但不感蕭索,,還有幾分清清朗朗,。
上世紀二十年代,鄉(xiāng)人仰慕黃元御的潛德,,請入了鄉(xiāng)賢祠,,后人在其墓前敬立了石碑。碑今猶在,,高約兩米,,字雖有些漫漶,仍可識讀,,既追述了先人的學(xué)識品行,,又自勉自勵,定要弘揚家學(xué),,以無墜事業(yè),。
看到我們在讀碑,村民聚攏上來,,講起了黃元御,,臉上洋溢著光彩,話語里充滿了自豪,。護墓者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外地在此打工者,,患病四處求治不愈,到這墓上挖了一些苦菜,,摘了幾把枸杞,,在地上撿了一口袋酸棗,回家熬湯飲用,,幾天就病好如初,。言之鑿鑿,,似乎黃元御墓地里的草木都有濟世救人的靈性。
走出墓地,,回首佇望黃元御墳塋,,一片蔥綠,一片樸茂,。黃元御精神不朽,,醫(yī)術(shù)也將永久地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