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qū)建設推進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要求充分認清當前交通運輸發(fā)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進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qū)建設,。
近幾年,山東在國家戰(zhàn)略中的交通地位不斷提升,。2023年10月國務院批復《山東省國土空間規(guī)劃(2021—2035年)》指出:“山東省是促進南北聯(lián)動,、東西陸海統(tǒng)籌,聯(lián)通東北亞和‘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點和重要的工業(yè)基地。”“重要樞紐”和“戰(zhàn)略支點”地位的確立,,必須有強大的基礎交通設施支撐,。
本次會議提出八個“加力突破”:要在打造“軌道上的山東半島城市群”上加力突破;要在建設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上加力突破,;要在構建通江達海內河航運網上加力突破,;要在完善四通八達公路網上加力突破;要在打造現(xiàn)代化機場群上加力突破,;要在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上加力突破,;要在培育發(fā)展交通運輸新動能上加力突破;要在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上加力突破,。同時要求做好“十五五”規(guī)劃編制,。八個“加力突破”,并瞄準未來提前布局,,這是著眼國家戰(zhàn)略要求,,山東主動對接,,加快交通示范區(qū)建設的大動作。
如果把山東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qū)建設,,比作一盤圍棋,,那么山東交通規(guī)劃建設已經棋至中盤。目前,,山東交通建設容易“啃”的“骨頭”,,或者不是很好“啃”但也不是特別難“啃”的“骨頭”,基本已經“啃完”,,剩下的交通規(guī)劃建設任務相對艱巨,。
山東地形地貌在全國具有獨特性,泰沂山系從山東中部崛起,,周圍分布著魯西,、魯北、魯南平原,,東面是大海,,這種地形地貌便于排洪,修建水利設施,,但自古以來是阻礙山東省東西南北交流的主要障礙,,其中沂蒙山區(qū)中心地帶,可謂山東交通規(guī)劃建設的“天元”(圍棋術語,,指棋盤正中央的星位)位置,。
交通規(guī)劃建設,首先要考慮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觀察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交通規(guī)劃建設,,山東東西向和南北向交通要道建設,一直是重中之重,。濟南和青島之間的東西向膠濟通道,,是山東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從膠濟鐵路到膠濟客專到濟青高鐵,、從濟青公路到濟青高速然后濟青高速從一條到三條,,也是不斷密植;山東南北向交通要道,,因為和京滬通道重疊,,交通干線類別也不斷豐富,京滬,、京臺高速公路等南北貫通,,京滬高鐵是山東第一條出省高鐵。
山東交通建設的推進,也同時考慮到建設條件的難易,。觀察山東東西向和南北向交通要道建設,,都是先平原,后山區(qū),,可謂“先易后難”,。山東東西向膠濟通道,一方面這條線路串聯(lián)起濟南,、青島,、淄博、濰坊等重要城市,,同時,,這條線路也正好在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平原地帶;山東南北向交通要道,,像京滬高鐵,,也正好通過泰沂山系西側的山前平原。
因此,,山東交通建設進程,,是一個梯次推進的過程。近些年,,山東交通建設不斷向山區(qū)推進,。2019年11月,魯南(日蘭)高鐵日照-臨沂-曲阜段通車,,這是第一條經過沂蒙山區(qū)的高鐵,,2021年12月日蘭高鐵曲阜至菏澤莊寨段開通,今年7月全線貫通,;2022年12月,,濟萊高速鐵路開通運營,這也是一條挺進魯中山區(qū)的鐵路,,目前正規(guī)劃建設延伸到臨沂和連云港,;今年4月,濟棗高鐵工程首根樁基在棗莊市滕州市順利開鉆,,標志著滕州濟棗高鐵項目全線主體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這是一條貫穿濟南南部山區(qū),、泰山周邊等山區(qū)地帶的高鐵,。高速公路也不斷向泰沂山區(qū)延伸,繼2008年濟青南線貫通后,,2023年9月濟青中線濟濰段零碳智慧高速正式通車,,標志著濟青高速公路濟青中線全線貫通;今年10月臨淄-臨沂高速公路中莊互通至沂蒙樞紐段通車運營。這幾條高速都通過泰沂山系最崎嶇的地方,,其中臨淄-臨沂高速公路因為隧道多,,而被稱作“隧道博物館”。
交通建設,,一是難在山,,一是難在河。11月20日,,歷時近3年建設,,全國首座五位一體多功能“超級”交通綜合體工程——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工程主線工程建設完成,這意味著濟南跨黃通道達到21條,。
山東交通建設不斷“啃”下“難啃的骨頭”,,背后是我國“橋隧制造”能力的增強。以盾構隧道智能建造技術為例,,當前我國已達世界領先水平,,實現(xiàn)了盾構掘進由“人工為主、智能為輔”到“智能為主,、人工為輔”的產業(yè)升級,。今年9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等9名院士和10余名行業(yè)專家齊聚泉城,,參加濟南黃崗路穿黃隧道工程專家咨詢會,認定中鐵十四局承建的該隧道,,為目前世界最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隧道建造過程高度智能化、機械化,、綠色化,,是我國水下交通隧道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程。
國家戰(zhàn)略實施,,與技術優(yōu)勢疊加,,山東交通建設有了“更上一層樓”的條件。同時,,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qū),,是一項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的系統(tǒng)性工程、長期性工作,。根據2023年11月印發(fā)的《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guī)劃綱要(2023—2035年)》中,,山東規(guī)劃建設全省“四橫五縱沿黃達海十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作為各種運輸方式資源配置效率最高,、運輸強度最大的骨干網絡,,形成連通省際,、城際運輸?shù)闹鲃用}和支撐國土空間開發(fā)的主軸線。其中在高速(城際)鐵路方面,,規(guī)劃布局“八縱六橫”高速(城際)鐵路網,,總里程約6500公里。并積極配合國家有序推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和高速磁懸浮試驗線路規(guī)劃建設,。
當前,,山東交通建設呈現(xiàn)三個特點,第一是交通主干道建設突飛猛進,。近幾年,,濟鄭高鐵、日蘭高鐵,、濰煙高鐵等高鐵主干線先后通車,,使山東內連外通的能力大大提升,同時雄商高鐵,、京滬高鐵二線津濰段和濰宿段及青島連接線高鐵正在如火如荼修建,,山東出省通道將越來越通暢。
第二是“微循環(huán)”正在努力打通,。濟萊高鐵建成,;濟濱高鐵進展迅速,12月5日,,濟濱高鐵濟南東特大橋200米矮塔斜拉橋順利合龍,;濟棗高鐵正在建設;濟濟高鐵再次啟動,,11月4日,,濟寧發(fā)改委宣布開展?jié)现翝鷮庤F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
第三是未雨綢繆,,加強謀劃儲備,。6月13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fā)《2024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要點》指出,,加強謀劃儲備,,推動萊蕪至臨沂、德州至商河等高鐵項目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推進聊邯長高鐵前期工作,,力爭開工萊蕪至臨沂高鐵。
山東交通規(guī)劃建設正在向更難啃的“骨頭”發(fā)出沖鋒,。從全省來說,,進一步克服“沂蒙山區(qū)中心地帶”的阻礙,才能迎來山東交通發(fā)展新格局,,“沂蒙山區(qū)中心地帶”的交通一打通,,全省交通“一活百活”。9月18日,,有“山東屋脊”之稱的沂源縣,,對濰坊至鄒城高速公路沂源至鄒城段、濰坊至沂源段工程社會穩(wěn)定風險分析進行第二次信息公示,,濰坊-鄒城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正在快馬加鞭地進行,。同時,從東西向穿越沂蒙山區(qū)中心地帶的魯中高鐵也已列入省內交通網規(guī)劃,,要求“加快完善魯中通道,,提升沿海港口輻射能力和西向鐵水聯(lián)運效能,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9月24日,,魯中高鐵公司在青島黃島注冊成立,引來無數(shù)遐想,。
棋至中盤,,重在突破。今年10月濰坊至煙臺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山東省高鐵運營里程突破3000公里,,位居全國前列。但從全國來看,,沿海發(fā)達省份已經從“市市通高鐵”開始向“縣縣通高鐵”邁進,,山東交通建設接續(xù)發(fā)展任務緊迫,時不我待,。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