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卿,,明代青州府北關人,官至江西右,、左布政使,,深受民眾愛戴,。他一生勤于創(chuàng)作,行跡所至皆有詩相隨,。在詩中,,黃卿訴說生平際遇,抒發(fā)靈魂感悟,,詩風清新自然,。他的遣懷詩中流露出對黎民蒼生深深的關切和同情。馮裕對黃卿非常推崇,,稱其為“東方高士”。
多地為官卓有功績
關注民生深受愛戴
黃卿(1483—1540),,字時庸,,號海亭,明代青州府北關人,。他自幼聰敏過人,,聞一知二,見人彬彬有禮,,屬于典型的翩翩君子,。正德二年(1507)他鄉(xiāng)試中舉,次年(1508)榮登進士,,時年25歲,。黃卿中進士后,即授武進縣知縣,,又轉(zhuǎn)涉縣知縣,,遷應州知州。接連三任,,皆政績卓著,,升南京刑部郎。
當時寧王朱宸濠反叛朝廷,,黃卿協(xié)助大司馬喬宇平之謀劃平叛,,卓有功績,。嘉靖皇帝登基后,黃卿因平叛有功擢升太原府知府,。黃卿博學篤行,,重視農(nóng)桑,建造學校,,發(fā)展教育,,慎用刑獄,在任頗有政績,。嘉靖《青州府志》曰其為政“皆以能稱”,。太原地方因汾河岸堤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洪水泛濫成災,,淹沒糧田村莊。黃卿到任后,,親臨災區(qū),,步行水中數(shù)里,籌劃排洪泄水,,使百姓免于水荒,。在位六年,晉升浙江右參政,,不久又調(diào)江西右,、左布政使。
明嘉靖年間,,江西發(fā)生百年不遇的大饑荒,,百姓餓死無數(shù)。黃卿愛民如子,、急上心頭,,派員日夜兼程上報朝廷,發(fā)帑賑災,,救活數(shù)萬民眾,。他捐修學舍及城隍廟,關注民生,、減輕勞役,,以百姓福祉為重,深受江西民眾的愛戴和尊敬,。入朝覲見時往往只帶圖書數(shù)卷,,有“清風兩袖獨朝天”之稱。庚子年(1540)十月,,嘉靖皇帝命黃卿入京覲見,,因路途遙遠,,黃卿受風寒卒于途中,享年57歲,,歸葬青州城北,。
行跡所至有詩相隨
抒發(fā)感悟真切動人
黃卿一生嗜學、老而彌篤,,雖嚴冬酷暑不廢觀覽,。黃卿一生勤于創(chuàng)作,行跡所至皆有詩相隨,。他的詩歌作品題材廣泛,,從國家時政大事,到日常柴米油鹽,,在詩中皆有體現(xiàn),。體裁亦豐富多樣,有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以及五律、七律,,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在詩中黃卿訴說生平際遇,,抒發(fā)靈魂感悟,,以真切動人的深情,彰顯了清新自然的詩風,。
黃卿一生宦海沉浮、舟車輾轉(zhuǎn),,對行旅途中的山水羈旅多有描摹抒懷,。他為官勤勉、清正廉潔,,敢于直言進諫,,對民生疾苦予以極大的同情,他的遣懷詩中流露出對黎民蒼生深深的關切和同情,??梢哉f,他的詩就是他獨特的人生履歷,,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心路歷程,。其平生著作有《編苕集》八卷,《編苕詩話》八卷(已佚),,《閑抄漫紀》《擬珠集》,。嘉靖十四年(1535)他回鄉(xiāng)省親時,,積極參與海岱詩社的活動,所作詩詞73首收錄于《海岱會集》,。
眾友對其評價極高
馮裕稱他東方高士
黃卿與好友大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蘇祐交情深厚,蘇祐特地為黃卿的《編苕集》作序,,序文大致如下:
“是集,,益都海亭黃公稿也,稱《編苕》從其所自名也……今年春,,公伯子含以是集寄余豫章,,余始得覲其全,爰命校官鄭天行氏偕陳生蘭化校,,將付諸梓人,。適宗藩既白雅尚文事,見而愛之,,請刻以傳,,因是授焉,意表公精蘊云,。集中所載諸體皆備,,古詩賦、樂府尚矣,,律詩則步驟開元,,而文亦出入莊、左,,皆非茍作者,。蓋公少以詩詞賦起齊魯,既又以直道居北海,,銳意高深,,覃思玄遠,其所造詣,,莫可究竟矣,。夫詩言志,匪志何詩,?歌永言,,匪永何歌?是故讀王風而悲雅,,讀騷而悲風,,讀五言而悲騷,讀四愁以下而悲蘇,、李,,道隨時趨,,而詞由運變,代有作者,,其至下矣,。若夫力追古作,以永言達志,,直欲上繼騷雅,,則其人何如哉!抑聞之,,哲士嘉言,,千古不廢,匪徒以一文藝所罕,,蓋崇本厚植,,摛英攄華,載道而行之者也,。公平生以節(jié)義自持,以古賢豪自期待,,而蒞官行己,,鑿鑿有徵。所至宣仁布義,,獎廉退貪,,忠存報主,而膏澤潤于群生,。其在江西,尤稱懋著,,至今田夫野叟,,言之亹(wěi)亹不倦,,且泫然涕也……”
這篇序文對于黃卿其詩,、其人均給予極高的評價。從黃卿詩集??唐鹗歼^程談起,,盛贊其詩諸體皆備,既有古詩賦也有樂府詩等,,其律詩似盛唐、文風學先秦,,力追古作,、以言其志,可謂“銳意高深,,覃思玄遠”。蘇祐對黃卿的為人更是推崇至極,,稱其“宣仁布義,獎廉退貪,,忠存報主,,而膏澤潤于群生”,。尤其他提到黃卿在任江西左布政使時多有惠政,至今田夫野叟說起其恩德來仍滔滔不絕,,泫然落淚,。
黃卿與海岱諸子中的馮裕也交情甚厚,。他自浙江參政改任江西右布政使赴任時,馮裕有一首臨別詩《送黃海亭適江右》:
“東方有高士,,結(jié)亭在海野。優(yōu)游二十年,,所志惟大雅,。翻然謁帝庭,,上策擬董賈?;论E遍四方,,琴書隨匹馬,。忽賦歸去來,洋溪結(jié)詩社,。風月共謳吟,,時時飛玉斝(jiǎ),。謝安棲東山,清朝誰肯舍,?西江紫薇堂,好雨當春灑,。我贈海亭行,,衷素應傾寫,。滄海足大觀,還當歸善下,。”
馮裕對黃卿非常推崇,,稱其為“東方高士”,,言其文采大略比肩漢朝的先哲賈誼和董仲舒。“謝安棲東山,,清朝誰肯舍”兩句用謝安東山再起的典故,來比喻黃卿又獲重任,,既有對其“結(jié)亭海野,、琴書隨行”的仰慕,,又有“志惟大雅,宦跡四方”的贊頌,,還有對“結(jié)社洋溪,,共吟風月”的懷念,表達了對朋友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
黃卿的《冬夜聞琴》是其代表作,,表現(xiàn)的是文人靜居獨處的情愫:
“沉沉道院冷侵衣,,有客鳴琴傍翠微,。古調(diào)悠揚玄鶴舞,新聲寥亮白云飛,。知音應是慚鐘子,得意何須嘆楚妃,。彈罷夜深人不見,,海天寒月下漁磯,。”
詩人在宵寒侵衣的冬夜,于道院暫居時聽到有客人彈琴,。琴聲依傍著青色的山巒,,古調(diào)悠揚如玄鶴的舞蹈,,嘹亮的琴聲飛向高天的白云。像子期遇見伯牙一樣引為知音,,像楚妃懂得楚王的心意一樣懂得琴聲里面的深意。曲子終了夜已深沉,,彈琴的人也不知哪里去了,,唯有廣袤海天映襯下的寒月照耀著漁磯……
結(jié)尾處余音裊裊,,讓人禁不住想起唐朝詩人錢起的那首《省試湘靈鼓瑟》最末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青峰”,。詩的意境寧靜幽遠,情致高雅動人,,涵詠不盡,、意味無窮,。
本期圖片主要由郭偉紅提供,,部分由王巖、遲玉紅提供
本期部分詩詞解讀由張國鐘,、孫麗珍提供幫助。
責任編輯:王惠
一審:王惠 二審:王葉妮 三審:韓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