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川菜獨樹一幟
來源:華西都市報 發(fā)布時間:2020-05-06 11:18:35
???????上河幫下河幫 婉約派豪放派
???????天下川菜獨樹一幟
???????在北京,幾乎所有重慶人開的中餐酒樓都打著“正宗川菜”的名,,很多“成都小吃”店,,老板一 開口就是地地道道的重慶話,。而在成都,,很多成都人開的火鍋店也打的是“重慶”的招牌,。
???????古往今來,,在吃這件事上,,哪怕你不是川渝人,,也會有川渝魂,。唐宋時期,在四川生活了近20年的李白入京后,,以年輕時食過的“燜蒸鴨子”為藍本,,用百年陳醋,、花雕、枸杞等蒸肥鴨獻給唐玄宗,,讓“太白鴨”聞名于世,;眉山的蘇東坡先生,更是“川菜推廣大使”,,在仕途奔波中,,將蜀地的烹飪推廣到中原、江南和嶺南地區(qū),,讓全國人都愛上了“東坡肉”,。
???????而外地人入川,則更是為川菜所折服,,比如杜甫,、陸游。河南人杜甫在詩中多次提到四川的魚,,浙江人陸游則用“玉食峨眉木耳,,金齏丙穴魚”來贊美川菜。
???????雖然千百年前讓李白,、杜甫們垂涎欲滴的川菜和如今有較大差異,,但巴蜀人“尚滋味、好辛香”的傳統(tǒng),,依舊延續(xù)到現(xiàn)代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以及“清香醇濃,麻辣辛香”之中,。
???????宮保雞丁,、回鍋肉、魚香肉絲,、辣子雞,、夫妻肺片、水煮牛肉……更別說遍布各地的“渝”“蓉”字頭火鍋店,。如今,,現(xiàn)代川菜依舊霸占“吃貨”們的味蕾。全國的餐館,,川菜館數(shù)量最多,。川菜以川、渝兩地為基地,,其麻辣鮮香大范圍飄向全國各地,,乃至國外。
???????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北京,幾乎所有重慶人開的中餐酒樓都打著“正宗川菜”的名,,很多“成都小吃”店,,老板一開口就是地地道道的重慶話。而在成都,,很多成都人開的火鍋店也打的是“重慶”的招牌,。
???????生于重慶、現(xiàn)居成都的中國烹飪大師,、川菜大師彭子渝,,對成渝兩地的美食頗為熟悉,在他看來,,這并不奇怪,。“蓉派川菜和渝派川菜,,分屬上河幫和下河幫,,本來就是川菜的兩大分支,只是菜式風味不同,。形象地說,,它們更像川菜中的‘婉約派’和‘豪放派’?!?/p>
???????川渝兩地對于川菜的發(fā)揚是缺一不可的,。畢竟,川菜在1979年第一次正式走出中國大陸時,,成渝兩地廚師各出精英,,正好是各占一半,平分秋色,。
???????一方山水養(yǎng)育一方人,,成都平原的“娃兒”,溫和,;重慶山城的“崽兒”,,耿直。不同的性格,,也藏在了味道中——以碼頭文化為主的重慶,,菜品更粗放、大氣,,創(chuàng)新大膽,對調(diào)料的使用更為極端,;以休閑文化聞名的成都,,則詮釋了“官府菜”的特征,對菜品的要求精細,口味更豐富,、平和,。
???????同樣是面條,重慶喜歡有湯而成都沒湯,,重慶小面更麻辣,,成都擔擔面佐料更多;同樣吃火鍋,,重慶鍋底愛九宮格,,偏麻辣,成都鍋底喜鴛鴦鍋,,偏香辣,。再比如,同樣是吃粉,,重慶人愛吃酸辣粉,,而成都人愛吃肥腸粉……“正是因為兩者各有風格,才帶來了川菜多姿多彩的口味,?!迸碜佑逭f。
???????移 民
???????一次又一次“重筑”川菜
???????一部四川史(包括現(xiàn)在行政區(qū)劃已調(diào)整的重慶市),,幾乎就是一部移民史,。移民是人的流動和交匯,人要吃飯,,餐飲文化自然也要跟著移,。
???????總的來說,四川經(jīng)歷過數(shù)次大規(guī)模移民,。一波又一波的移民,,一次又一次“摧毀”了川菜,四川的味覺體系,,經(jīng)歷了N次“從頭再來”,。也正是一波又一波的移民,卻一次又一次“重筑”了川菜,。
???????明末清初,,四川經(jīng)歷大戰(zhàn)亂,十室九空,,湖廣填四川,,大量移民,口味雜糅,。清代實行地方官本籍回避制度,,外籍官員多帶著家庭廚師入川;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單位和老百姓遷來者更多,。
???????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一起,口味在相互融合,,而川味卻一直未被同化,,反倒發(fā)展成集大成者的一種中華料理。這取決于川菜注重“口味”的精髓,。
???????口 味
???????演繹出七滋八味風情萬種
???????古時,,身居內(nèi)陸的四川盆地交通不便,食物不便保存,,“口味”便成了川人烹飪的重中之重,。這正是千百年來,川菜始終不變的DNA,?!度A陽國志》有載,當時的巴蜀地區(qū)已有鹵水,、巖鹽,、川椒等物。張騫出使西域,,又帶回了胡豆,、胡瓜、大蒜等新作物,,為川味烹調(diào)增添原料,。《蜀都賦》中,,也詳細描繪了當時蜀地所用的調(diào)味品,,包括丹椒(即花椒)、辛姜,、麋蕪,、鹽泉等。
???????到了明末清初,,一種南美洲神奇植物的到來,,是一次革命性的顛覆,它就是辣椒,。辣椒進入四川,,爆發(fā)了巴蜀飲食史上一次驚艷的相遇。滋味,、辛香,,巴蜀地區(qū)的人從辣椒里得到了口味的升華,。然而,,邂逅辣椒后,,四川人并未像其他地方那樣“喜新厭舊”,而是讓花椒與辣椒“團結(jié)一致”,,聯(lián)手去挑戰(zhàn)神經(jīng)和舌頭,,演繹出川菜七滋八味、風情萬種的麻辣風尚,。
???????辣只是川菜眾多口味中的一個分支,,也是大多數(shù)人對川菜的一種認識誤區(qū)。四大菜系中的川菜共有二十四種味型,,魚香味鮮美,,椒麻味過癮,酸辣味可口,,蒜泥味濃郁,,荔枝味酸甜,怪味獨特……調(diào)味的多樣化使其成為廣受喜愛的菜系之一,,這也是川菜能夠獨樹一幟的原因,。
???????口味,從來都是川菜的DNA,,經(jīng)過悠悠歲月,,貫穿于川渝人生活中,潛藏于川渝人血脈里,。
???????聯(lián) 手
???????將“拿來主義”做到極致
???????從海納百川的川菜可以看到,,四川和重慶在吃這件事上,將“拿來主義”做到了極致,。
???????川菜在發(fā)展過程中,,既保留了其口味之精髓,又兼收并蓄,,博采各家之長,,“南菜川味,北菜川烹”,,不斷豐富自己,。
???????如今以麻辣挑動我們味蕾的川菜,成熟于晚清,。當時,,作為全川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成都,,對于川菜的成熟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敢于創(chuàng)新的重慶分支的川菜,得到迅速發(fā)展,,則極大豐富了川菜內(nèi)涵,。
???????古時,川人與外交流,,多依靠水路,。位于長江和嘉陵江交匯之處,水陸相銜的重慶,,在川菜變革上,,自然走在了前頭。他們最先接受新的東西,,再流傳入四川,。
???????最具代表的就是火鍋,業(yè)界基本認可它發(fā)源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重慶碼頭邊,。到了改革開放后,,成都火鍋店總體上才開始大量興起。
???????而不同的山水文化,,又衍生以重慶為代表的下河幫,、以成都為代表的上河幫以及以自貢內(nèi)江等地為代表的小河幫的不同口味特點。
???????活躍于重慶碼頭的商販,、纖夫以及搬運工等,,多是貧苦勞力者,再加上重慶的濕度大,,他們更需要重麻重辣的食物,。
???????上世紀80年代初,重慶出現(xiàn)的江湖菜,,也是如此,。江湖菜最初出現(xiàn)在各種省道、國道的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貨車司機,,因為長途奔走,生活,、味蕾都寡淡無味,,將傳統(tǒng)川菜加入麻辣、泡菜,、酸菜,,才吃得過癮。
???????趨 同
???????讓巴蜀飲食文化得到傳播
???????而在成都,,岷江之水源源不斷地灌溉著這片膏腴之地,,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造就了享受安逸的成都人。在清代時,,成都的茶館就比米鋪子還多,。再加上成都自古以來政治中心的地位,這里的川菜,,在味道上,,清淡偏甜,在形式上,,更注重精致。
???????但這些不同,,并不能斷開成渝兩地飲食文化存在的“血緣”關(guān)系,。“他們不是獨立存在的區(qū)域性菜系,,而是不同風味的菜式,,自古巴蜀是一家,上河幫,、下河幫,、小河幫川菜,各有特色,,相互影響,。”在彭子渝看來,,正是川菜菜系之間“大一統(tǒng)”的格局,,最大限度地傳播了巴蜀飲食文化,對于今后川菜向產(chǎn)業(yè)化方向發(fā)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