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小學校名怎么動不動就20多字
來源:新華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0-11-27 11:14:22
問一位同事,,孩子在哪所小學讀書,。她愣了一愣,,然后告訴我:××外國語學校河西初級中學第一附屬小學。掐指一數(shù),,全稱19個字,簡稱也得7個字,。難怪,,她要遲疑那么幾秒。我的糾結(jié)癥突然發(fā)作:如果考卷上要寫全學校名稱,,孩子要耽誤多長時間,?孩子能記得或者寫全他學校的校名嗎?
高校的校名變更,,一直被社會密切關(guān)注。這些年,,??粕駷楸究疲瑢W院更名為大學,,煞是熱鬧,,七八個字的校名,不斷變出花樣,。據(jù)說,,極大滿足了學生及家長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不過,,似乎沒有什么權(quán)威信息可以表明,,學院比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明,大學比學院高明,,而社會達成的廣泛共識是:大學之大,,校名要大。
大學校名不斷做大,,中小學的更名近來也當仁不讓,。中小學改名,顯然不可能向上升格,,小學改中學,,中學改學院,但是,,自己不能做大做強,,可以掛靠本地業(yè)已做大做強的知名學校,共享名校榮光,。電視上的教育類新聞節(jié)目,,留心那些學校或老師的身份字幕,,常常是超長配置,,有的還用括號注明別稱,。理解校方的苦衷:不能不提某某分校,否則怎么顯示辦學層級,?只說某某分校又有問題,,分校或有很多,,還是要說出學校本來的名字,。
所以,有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學校小學部”的校牌,。
所以,,有了“××師范大學附屬××初級中學××街分校××路校區(qū)”的校名。
所以,,有了“××市××區(qū)××開發(fā)區(qū)學校小學部(××小學分校)”的提法,。
名校辦分校,已有“跨區(qū)作業(yè)”:××市A(縣)B(縣)實驗初級中學(A縣中學實驗初中南校區(qū)),。B縣,,乃××市之外的教育強縣。
如有興趣,,可以接龍下去,。20字的校名,肯定不是最高紀錄,。同一區(qū)域,,一些學校取名據(jù)說已經(jīng)陷入僵局,公辦叫“××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民辦的只好退求其次,,叫“××河西外國語學校”——有個“外國語”,感覺不一樣,。
非著名學校為什么要掛靠名校,,甘愿成為分校?名校為什么愿意下掛一堆分校甚至分校的分校的牌子,?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這是用腳趾頭也能想通的問題,這是一場四方合謀的文字游戲: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房地產(chǎn)商或房產(chǎn)中介、家長(學生),,排名難分先后,。結(jié)果呢?當然不只是游戲,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家長(學生)感到很大安慰,;學區(qū)房銷售得到有效拉動,;辦學層次,改改校名,,似乎自動提升,,分校及主管部門與有榮焉;名校退休教師和退二線(含退休)領(lǐng)導(dǎo),,可以到掛牌分校兼職,,名利雙收,更是意外之喜,。不過,,因為掛靠名校,學區(qū)房升值,,后屆學生家長暫時要多付出一點房款,,那是必須的。
某地新建一所小學,,教育部門承諾積極推動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覆蓋,確定學校為“××外國語小學××校區(qū)”,,同時引進××教育學院的高校資源,,為學校提供課題研究、教學改革,、師資培訓,、學術(shù)交流等方面的支持。業(yè)主聞訊,,連夜冒雨維權(quán),,因為他們一直期待的是××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分校的校名,而不是××教育學院附屬小學分校的校名,。事實上,,××教育學院的小學教育乃是王牌專業(yè),而業(yè)主們不知情,、不認可,,主管部門只得含“累”放棄。
中小學的校名何以那么長,?背后也許是名利的合謀與共贏,。有人感到痛心惋惜:名校辦分校,分校再辦分校,,又有校區(qū),,某個名校集團旗下有近30所分校;分校的“碗里”到底能有多少名校的“湯料”,?老百姓最后也許沒有真正獲得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只是虛榮心的虛幻滿足,。我倒不這么覺得,那些學校不掛名校的分校,,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就能自然“空降”嗎,?可能更不受待見,更缺乏發(fā)展信心,。掛出名校的牌牌,,至少本屆學區(qū)房可以獲得一定升值空間,東方不亮西方亮也,。
現(xiàn)在,,“房住不炒”的警報不時拉響,中小學的校名不斷前綴名校的牌子,,這算什么操作,?不是在推波助“炒”嗎?
我還是更關(guān)心校名變長之后的那些小問題:其一,,名校的老師,,有多少能說清楚他們辦了哪些分校?且不談和分校老師一同備課一同活動,;其二,,分校的孩子,有幾個能準確說清楚自己的學校名稱,?其三,,現(xiàn)在學校很重視對外交流,20多字,,有的還加注括號,,這復(fù)雜的校名該怎么翻譯,才能讓地球人一聽就明白,? (周云龍)
責任編輯: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