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間安裝攝像頭,,關鍵要厘清公私邊界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09:51:51
商家在包間安裝攝像頭,,必須明確告知消費者,或在包間設相關文字提示,,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即便是消費者自愿選擇使用裝有攝像頭的包間,也要嚴格落實信息監(jiān)控管理相關制度,、流程,,保護顧客隱私,不隨意窺探消費者舉動,。■張玉勝
2月27日,,一則“海底撈在包間里安裝攝像頭”的消息被網(wǎng)友熱議,。對于安裝攝像頭是否會侵犯隱私,網(wǎng)友各執(zhí)一詞,。而海底撈客服表示,,包間屬于餐廳,也是公共場所一部分,,安裝攝影頭為記錄情況,。
在飯店大廳安裝攝像頭,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但對于餐廳中設置的包間是否適宜安裝,,卻存在各執(zhí)一詞的不同意見。由海底撈包間安裝攝像頭引發(fā)的這場爭議,,再度將這一話題置于聚光燈下,。在筆者看來,包間安裝攝像頭的爭議焦點,,就在于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隱私,。而明確劃清包間的公私邊界,就顯得極為關鍵,。
海底撈認為,,包間屬于餐廳,是公共場所的一部分,,安裝攝影頭是為記錄情況,。記者透過對部分品牌餐飲企業(yè)的實地走訪,也佐證了其“并不罕見”的市場現(xiàn)實:8家餐廳中就有3家包間安裝有攝像頭,。而裝有攝像頭的門店給出的理由,,則是為了防止客人丟失東西,方便找回。
部分消費者對此卻持有異議:顧客選擇包間就是為了 “鬧中取靜”,,希望能有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安裝攝像頭就會讓人擁有一舉一動被監(jiān)視的感覺。這不僅會讓顧客的餐飲活動不自在,,也失去選擇包間的意義,。有律師認為,包間不同于大堂,,屬于封閉空間,,也是相對私密的空間,消費者在包間內(nèi)的言行舉止,,屬于私密活動,,通常不愿意為他人所知曉,當屬“隱私”的范疇,。查閱《北京市餐飲企業(yè)治安保衛(wèi)工作規(guī)定》,,在被要求設置圖像信息采集點的范圍中,包間也并未羅列其中,。
由此不難解讀,,包間或兼有“公”與“私”的兩面屬性:就其歸屬而言,它的確是公共場所(餐廳)的一部分,,在沒有客人進入之前,,誰都可以選擇使用;但一旦被客人選用,,它就具有了臨時和相對的私密屬性,。這樣說決不是在“和稀泥”、搞“折衷”,,而是為了更好地厘清邊界,、定分止爭,方便商家經(jīng)營和消費者使用,。
現(xiàn)實生活中,,飯局通常不只為了吃飯,還兼有清靜,、聚會,、熱聊、議事和商務等多項功能,,“私密”屬性不可或缺,。而商家舍得花錢裝修包間,其本意就是為迎合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以便盡可能地招徠顧客,。一般情況下,,人們在包間的消費額要高于大廳顧客,安裝攝像頭或會“嚇跑”高端消費者,。至于商家出于防“碰瓷”,、防丟失和少紛爭考量而給包間安裝攝像頭的理由,法律沒有規(guī)定,,別人也無可厚非,。
在厘清公私邊界之后,包間安裝攝像頭就有了主隨客便的選擇余地,。商家盡可按自己的想法選擇部分或全部包間安裝攝像頭,,但必須明確告知消費者,或在包間設相關文字提示,,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也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使用與否。不過,,即便是消費者自愿選擇使用裝有攝像頭的包間,,也要保護顧客隱私,不隨意窺探消費者舉動,。嚴格落實信息監(jiān)控管理相關制度、流程,,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是商家必須恪守的從業(yè)底線、經(jīng)營準線和法治紅線,。
責任編輯:李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