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糖瓜,味道可真甜~
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2-01-25 09:07:31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農(nóng)歷臘月廿三,,是北方的小年,,這天要買糖瓜祭灶,。在昌邑市奎聚街道黑埠村,,糖瓜手藝人吳恩貴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1月23日,,記者采訪吳恩貴,傾聽他制作糖瓜背后的故事,。
熬糖鏟子一刻不能停
吳恩貴在制作糖瓜,。
1月23日上午,在昌邑市奎聚街道黑埠村吳恩貴的糖坊內(nèi),,香氣撲鼻,,大家都在忙碌。進(jìn)入農(nóng)歷11月下旬,,吳恩貴就開始制作糖瓜,,提前感受甜蜜的年味。
糖瓜是一種季節(jié)性食品,,雖然個頭不大,,但制作工序復(fù)雜,考驗手藝人的耐心,。制作糖瓜前,,吳恩貴需要先將小麥催芽碾碎,再摻入提前蒸熟的小米發(fā)酵,,加入水后開始熬糖,。“熬糖這一步很重要,決定了糖瓜的口感,。”吳恩貴說,,熬糖既是手藝活,也是力氣活,。為了保證受熱均勻,,熬糖的時候需要用鏟子在糖鍋里來回攪動,一刻不能停,。有時一個人攪?yán)哿?,需要換人繼續(xù)攪,直到熬出來的糖稀顏色發(fā)白,,從糖鍋倒出后可以成形,,才算熬制成功。
熬完糖后就開始拔糖,。這一步需要吳恩貴和工人合作完成,,將糖稀反復(fù)拉拔十幾次,最長可拉到十幾米,。糖稀經(jīng)過拉拔混入空氣,,形成氣腔,,此時拉成細(xì)條,就可以進(jìn)行分割了,。
每次分割糖條,,吳恩貴都親自上陣,把繩子固定在脖子上,,兩只手用繩子纏上糖條,,不一會的工夫,一個個香甜可口的糖瓜就制作好了,。
希望將手藝傳承下去
吳恩貴在大集售賣糖瓜,。
吳恩貴制作糖瓜已經(jīng)有30多年了,在他看來,,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手藝,,不能丟了。
因為是純手工制作,,糖瓜的產(chǎn)量低,,吳恩貴一次僅能制作300斤。由于質(zhì)量好,,口味佳,,他的糖瓜從來不愁賣。在當(dāng)?shù)卮蠹希?0元一斤的糖瓜,,每趕一次大集,,吳恩貴就能銷售出去約500斤。預(yù)計到年前,,總銷量能達(dá)到5000斤,,收入也不錯。
吳恩貴說,,制作糖瓜挺辛苦,,凌晨就要起來,一刻不停制作,,然后拿到集市上銷售,,這些他都能堅持,讓他感到著急的是,,這份“甜蜜”的事業(yè)如今面臨失傳的境遇,。“熬糖太累了,小一輩的都不愿意吃這份苦,。”吳恩貴說,,農(nóng)歷臘月廿三,糖瓜祭祀灶王爺,這一口甜蜜的年味,,會成為人們揮之不去的記憶。這也是他堅持至今的動力,,他要守住糖瓜原有的味道,,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超/文圖
責(zé)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