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慢”游記②:如果你恰巧有空,,不妨去十甲農貿市場轉轉
來源:濰坊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23-04-27 18:35:27
人食五谷 一日三餐
濰坊人的飯菜
一半在佳樂家
一半在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提供觀察一座城市
最有趣的視角
這次,我們“慢”游農貿市場的第二站來到了高新區(qū)——
濰坊十甲農貿市場,。
金馬路和櫻前街交叉口向北50米路東,,便是十甲農貿市場的駐地。
下午5點,,山東交通職業(yè)學院的崔同學,、單同學和陳同學騎上共享單車,來到了十甲農貿市場,。一會兒工夫,,手里已經滿滿地拎著涼拌菜、鴨脖,、鹵牛肉,,她們邊慢悠悠地在市場里閑逛,邊繼續(xù)搜索美食。
靠近農貿市場最南邊的一排門頭房,,密密麻麻地排了幾十家美食店,,孜然粉、辣椒粉混合在一起的香料味,,摻雜著絲絲甜膩的麻椒味,,還帶著陣陣襲來的蔥油味、記憶里老廂式貨車販賣的蛋糕味,、摻雜著奶油香氣的堅果味……幾步一店,,店店不同味,僅是十甲農貿市場的一角,,便已讓人口舌生津,。
三十歲出頭的呼小姐經營莫言鄉(xiāng)熟食店已經6年,面前擺放著剛剛出爐的脆皮烤五花,,“靈魂脆皮”金黃焦脆,,五花肉肥而不膩,瘦肉香而不柴,。切片后的烤五花裹上調制好的撒料,,食品紙一包,今晚的下酒菜就有了,。
水果攤是甜蜜的聚集地,,也是十甲農貿市場最為色彩斑斕的地方:緋紅的草莓、鵝黃的菠蘿,、品紅的蘋果,、墨綠的甜瓜、烏色的桑葚,、紫棠的櫻桃,,水果們用鮮亮的色彩沖擊著人們的視覺?;祀s在一起的酸和甜,,伴隨著陣陣涌來的春風盤旋又匯聚,沖進鼻腔,,拉扯著過往的顧客沒入這美好的滋味中,。
張師傅守著兩個水果攤,光是菠蘿一天就能賣七八十個,。趁著午后人流量少,,張師傅揮舞著水果刀,快速削好一個個菠蘿裝進袋子,,再用筆逐一標記好價格,。
“大爺,,這個菠蘿好吃嗎?”“這個菠蘿熟得好,!”張師傅認真地說,。在這里的水果攤,說話的長短不重要,,重要的是,簡單交流后人與人之間質樸的信任感,。
趙阿姨的攤位上甜瓜,、菠蘿和圣女果擺成了“小山”,“強迫癥”的兒媳婦將它們碼放得整整齊齊,。
攤前的顧客一邊選購水果,,一邊聊著家常,場面逐漸熱鬧了起來,。
十甲農貿市場的蔬菜攤,,永遠熱鬧、鮮活,、平易近人,。置身其中,你可以買到2塊錢一棵的白菜,、種在盆里可以現場收割的豆芽,、早上剛剛摘下來的香椿,以及碰到“擔心自己不上鏡”的大爺,。
趙大爺是濟寧人,,三年前來到濰坊與女兒一起生活。說起女兒,,趙大爺眉飛色舞,,眼角含笑。人生就是這么奇妙,,主賓關系的切換往往妙不可言,,旁觀者在其中總能找到一些值得熱淚盈眶的情愫。
蔡源蔬菜批發(fā)的李姐和弟弟在十甲農貿市場已經干了4年,,二人能牢牢記住每一個蔬菜的位置和價格,,這是他們“吃飯”的本事。遇到前來買菜的主顧,,姐姐笑得靦腆,,弟弟則笑得很是恣意。
一塊寫著“志存高遠”的牌匾懸掛在他們的棚內,。認真賣菜的人是明媚的,,渾身發(fā)著光,,理想之于他或者她,都要吃飽了肚子才好出發(fā),。
濰坊人真的在簡單的食材中,,做到了“食無定味,適口者珍”,。在一波一波春雨澆灌中破土而出的竹筍,,嫩的掐得出水的芹菜,稍顯羞澀紅了皮的水果蘿卜,,帶著苦頭卻清爽無比的苦瓜,,都成為一道道可口的佳肴,被端上居民的餐桌,。
在這里,,雞鴨魚肉、海鮮調料,、小吃熟食,、衣服鞋子,貫穿在衣食住行里的一切,,都能找到,。每一個區(qū)域都是一番景象,這里的樸實未經雕琢,,這里的活潑能令人忘卻身后的瑣事,。
當然,除卻討價還價的阿姨,,圓融熟稔的攤主,,被家長推著的小朋友,十甲農貿市場還吸引著時髦的年輕人,。他們熱氣騰騰,、美好張揚,一如十甲農貿市場般鮮活可觸摸,。
這是一家開在十甲農貿市場蔬菜區(qū)的花店,,買花的人一手拎著生活,一手握著浪漫,。老板娘開著直播包著花,,格局真的是打開了。
好了,,就到這吧,。
如果你恰巧有空,不妨去十甲農貿市場轉一轉,,嘗嘗剛出鍋的車輪餅和烤雞架,,買點嫩豆腐和翠嫩的蔬菜,,和不那么忙的老板扯上幾句閑話,再去海鮮市場呼吸一口咸腥的空氣,,然后拎上半只烤鴨回家,!
“慢”游農貿市場
這是我們的第二站
不過多渲染情緒
只呈現遇到的真實
下一站去哪里
評論區(qū)交給你
策劃:孫瑞永 王光偉
統(tǒng)籌:李中偉 封曉健
文案:周曉晴 封曉健
圖片:封曉健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