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一日同風起 扶搖直上九萬里(三)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8-13 14:49:20
在唐代,,北??こ蔀橐粋€重要的文化中心,,吸引了一批文化名流前來游歷,,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李白,,李白在天寶四年(745)到了北???,拜訪太守李邕,。李邕是文學家,,也是一代書法宗師,,尤其擅長以行楷寫碑文,其書法技藝取法王羲之,、王獻之,,又加上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名滿天下,。
李白在北??懥艘皇讛⑹聵犯姟稏|海有勇婦》,記載了當時發(fā)生在北??さ囊黄鹌拮訛榉驈统鸬氖录?。在詩中,李白極力贊揚這位女子“捐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嫉惡如仇的壯舉,,描寫其復仇時“白刃耀素雪,蒼天感精誠”,,贊頌了太守李邕仗義執(zhí)言,、敢于為這名女子伸張正義的行為,,“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面對這位“東海勇婦”的殺人重罪,,李邕慨其任俠義舉,,沒有像迂腐的官吏那樣判其刑,而是飛報朝廷,,朝廷下旨免罪,,以警風俗。“東海勇婦”事跡廣為傳頌,,古濰坊剛烈任俠的民風,,在李白詩中得到生動體現。
說起李邕和李白的交情,,那真叫“不打不相識”,。李白有一首詩《上李邕》,是他去李邕任職之地拜訪后寫的,。李邕先在渝州(今重慶)任刺史,,后在北海任職,這首詩寫于渝州還是北海,,一直存疑,。詩的背景是這樣的:
李白前去拜謁生性豪爽、不拘小節(jié)的李邕,,按說這倆人脾氣差不多,,應該很聊得來才是。而且李邕是一個很正面的形象,,禮賢下士,,崔顥、杜甫,、高適等都得到過他的幫助,。李白不拘俗禮,高談闊論,,大家可以參考唐玄宗,、高力士、李白的三人劇,,腦補下這個畫面,。李邕哪見過這樣狂放的賓客?就表現出了一點點不耐煩,。李白多聰明啊,,告辭出門,,臨走留下首詩,把李邕譏諷了一番: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此詩的語言并不難理解,唐代尊稱孔子為“宣父”,,最后兩句,,幾乎是指著鼻子質問李邕:孔子都說后生可畏,你怎么能瞧不起年輕人呢,?詩寫得飄逸灑脫,、氣貫長虹,據說李邕看到這首詩后,,哈哈大笑,,大為嘆服,毫無氣惱之情,。
有人說這首《上李邕》是李白在北??懙脑姡灿腥苏f是在渝州寫的,,理由是李白到北??r,,已經四十多歲了,,哪能還這么不懂事,在太守家不規(guī)規(guī)矩矩喝酒吃飯,,還寫詩諷刺人家,,肯定是在渝州寫的,因為李邕在渝州任職時,,李白二十歲左右,,血氣方剛。這理由令人驚詫莫名,。李白什么時候“懂事”過?。坷畎缀染瞥燥?,從來就沒規(guī)矩過,,不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就是“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或者“君家有酒我何愁,,客多樂酣秉燭游”,,大家一起“嗨皮”,喝得晚了,,就秉燭夜游,。他也不怕麻煩請客的人,最好是一醉方休,,“子猷聞風動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綠”,“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也有人說,前邊剛寫《上李邕》諷刺一番,,后邊接著寫《東海有勇婦》來贊美,?這點也可以討論。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送達李邕手中,,李邕是灑脫之人,,也是詩文行家,可以想見其震驚,。二人很快把酒言歡,,也有很大的可能。李白寫《東海有勇婦》,,是從心底敬佩這位俠義女子,,并不是要取悅李邕。唐玄宗比李邕厲害得多,,也沒見李白來取悅,。
《上李邕》極有可能是在北海郡寫的,。此處暫且存疑,,若讀者有別的論據,留待新的研究發(fā)現,,再來定論,。
李白落拓豪放,灑脫疏狂,他和李邕都是正直文人,,都有錚錚傲骨,,互懟起來,煞是有趣,。接下來的日子里,,兩人詩酒唱和,惺惺相惜,。李邕后來遭到權臣李林甫陷害,,七旬老人,竟被杖殺,,李白聞之扼腕,,寫下了“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的悲憤詩句,。后來他路過李邕舊居,寫了一首《題江夏修靜寺》: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濱,。
空庭無玉樹,高殿坐幽人,。
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
平生種桃李,,寂滅不成春,。
修靜寺是李邕舊宅,一句“我家北海宅”,,何等親切,,何等哀傷。詩中的“平生種桃李”,,也證實了李邕的提攜后進與禮賢下士,。
盛唐文人何止千萬,能入李白詩的,,寥寥無幾,。雖然相差二十多歲,,但他們骨子里是一樣的人,。千年之后,“李北海”還活在李白的詩里,,相比于孔融“孔北海”,,多了些倜儻不羈,多了些氤氳詩香。
李邕屈死在他的任所青州,,曾與李邕同游濟南的杜甫也悲憤欲絕,,遙望北海郡,,寫下了四百多字的長詩《八哀詩·贈秘書監(jiān)江夏李公邕》:“……坡陀青州血,,蕪沒汶陽瘞。哀贈竟蕭條,,恩波延揭厲,。子孫存如線,舊客舟凝滯……”兩人同游時,,杜甫33歲,,李邕67歲,是妥妥的忘年之交,。誰能想到,,僅僅兩年之后,年近古稀的李邕會突遭橫禍,。
天寶四年,,李白、杜甫同游齊魯,,李白還跑到了北??懺姡鞘裁次怂麄??是不是因為李邕在這里,,他們追尋而至呢?須知,,李邕雖后世名氣遠低于李杜,,但在當時,是倍受尊崇的大書法家,,名氣并不在李杜之下,。詩仙詩圣,皆寫長詩悼念李邕,,翻遍全唐詩,,再無一人享此哀榮。
在此,,放一首李邕的《詠云》,,讀者可以稍加體會: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
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
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
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順便提一下,,唐代天寶初年,,李邕曾為青州龍興寺書一匾額,上書“龍興之寺”四個大字,。1146年,,這四個字摹刻于大齊碑之陰,至今還能在青州見到,。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