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生卒年不詳),,農學家,北魏益都(今壽光)人,。曾任高陽太守,。大約在533年至544年寫成農學名著《齊民要術》。
賈思勰
《齊民要術》全書10卷,,92篇,,11萬多字。它總結了中國當時北方農業(yè)生產技術的成就,。書中介紹了選種,、浸種,、施肥、輪作等精耕細作的方法,;傳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樹和林木的栽培經驗,;記述了家畜,、家禽、魚,、蠶等的飼養(yǎng)技術,。從農副產品的加工,、釀造到家畜,、家禽的疫病防治,,幾乎對農業(yè)生產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都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此外,書中還保存了很多古代的農業(yè)資料,,如《汜勝之書》、《四民月令》等書,,都是現已失傳的珍貴資料,,由于《齊民要術》的引錄,才得以保存它們的“吉光片羽”,。
從他所寫的《序》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視農業(yè),。他認為農業(yè)是人民衣食之本,也就是安邦之本,,“是為政首”;解決好這個根本問題,,才能“以利天下”,,使“萬國作義”。他列舉大量歷史人物,,從管仲,、商鞅,、李悝到晁錯、耿壽昌,、桑弘羊,,以他們行之有效的經驗,,反復論證自己的觀點。他還主張農業(yè)生產要注意改革,,在這方面他引用了漢代的一些名臣循吏的實例,,如教民鑄造犁耬,,利用畜力,,興修水利,,進行灌溉,作織纴之具以紡績……他還嘲諷溺守陳規(guī)不思改革的人是“鮑魚之肆不自以氣為臭……生習使之然也,。居積習之中,見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異蓼中之蟲而不知藍也甘乎! ”他提倡節(jié)儉和長遠打算,,很贊賞漢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于儉約”,,他告誡人們“窮窘之來”,是因為用之無節(jié),,“忽于蓄積”,。他說“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里而用有余”,,其原因就是在“用之以節(jié)”,。
他的治學態(tài)度很嚴謹,,《序》中說他為了完成這部著作,“采捃經傳,、爰及歌謠,, 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全書引用前著作150多種,,記錄農諺30多條。他為這部著作傾注心血,,進行了艱辛而繁劇的勞動,。
他主張的遵循大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因地制宜的見解,以及輪作、施綠肥等耕作方法,,在當時世界上都堪稱創(chuàng)見(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才開始實行綠肥輪作制)。19世紀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chuàng)立者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名著中曾提到:“我看到一部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清楚記載著選擇原理,。”這里說的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即指《齊民要術》。
《齊魯諸子名家志•賈思勰志》
《齊民要術》一書最初只在民間傳錄,,至北宋官方才刊印發(fā)給勸農使者,。此后,,輾轉傳抄、刊印,,版本多至20余種,。此書唐代傳至日本,至今世界上已有20多種譯本出版,。它卓越的科學內容,,對當時和后世的農業(yè)生產都有深遠影響,,不僅是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學史上的一顆明珠,。
來源:濰坊黨史史志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