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xué)家,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于1068年(宋熙寧元年)10月至1070年(熙寧三年)以兵部尚書知青州,兼京東東路安撫使,。
1036年(景祐三年),,范仲淹因直言敢諫而遭貶。身為諫官的高若訥不但不為他辯白,,反而竭力詆斥,。歐陽修時任館閣校勘,,他不顧“戒百官越職言事”的詔令,,連夜寫了《與高司諫書》,斥罵高“不知天下有羞恥事”,,為此,,他第一次被貶出京師。
1043年(慶歷三年),,他在京任制知誥,,與范仲淹,、富弼等人共同主持“新政”。大官僚集團指責(zé)范,、 富等人為“朋黨” ,。他寫了《朋黨論》進行駁斥。1045年(慶歷五年),,他的甥女犯法,,守舊派借機把他牽連入獄。后來雖查明是冤案,,但仍被貶往滁州(今安徽滁州),。
1057年(嘉祐二年),他知禮部貢舉,,1061年(嘉祐六年)任副宰相,。他選拔了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司馬光等人才,,并與他們一起,刷新了文風(fēng),。1067年(治平四年),,宋英宗去世,他因在喪服里穿了紫襖而被革去副宰相職,,第三次貶出京城,,出知亳州(今安徽亳州)。
由于屢遭誣陷,,他決計退居山林,,潔身自好。在亳州一年中,,就連上五表,、五札子,要求致仕,,未獲批準,。1068年(熙寧元年) 8月,下令調(diào)往青州,。他又連上三封札子,,推辭不就,朝廷卻于兩個月中六下詔書,,催促上任,。他執(zhí)拗不過,,于10月27日到任。在青州,,他奉行“寬簡而不擾”的施政方針,。有人問他:“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他說:“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而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他居官兩年期間,青州出現(xiàn)了“年時豐稔,,盜訟稀少”的景象,。他在《青州書事》中寫道:“年豐千里無夜驚”。
青州歐陽修紀念館
1070年(熙寧三年)4月,,朝廷命他判太原府,,他堅辭不去。9月27日,,他調(diào)往蔡州(今河南汝南)。1071年(熙寧四年)6月致仕歸潁州,,第二年閏7月23日病故,。贈太子太師,謚“文忠”,,葬于開封府旌賢鄉(xiāng),。青州石子澗側(cè)舊有宋建歐公祠,明代移建于范公祠右側(cè),,與范,、富祠合稱“三賢祠”。
來源:濰坊黨史史志
責(zé)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