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部撤離得滅秦部良機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12-12 15:27:13
魯蘇戰(zhàn)區(qū)總司令于學忠在山東。
沈鴻烈
秦啟榮一系列的操作表明,,他就是一個骨子里反共的人,。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谷諔?zhàn)爭后期,隨著魯蘇戰(zhàn)區(qū)撤出山東,,八路軍終于迎來了滅秦良機,。魯中部隊一團在東進過程中接到命令:奔襲莒北縣的王家溝,相機消滅秦啟榮,。
戰(zhàn)區(qū)將領拒反共 蔣介石預謀落空
魯蘇戰(zhàn)區(qū)是蔣介石1938年底設立的,,戰(zhàn)區(qū)總司令于學忠在1939年3月指揮五十一和五十七兩個軍,總共兩萬余人入魯,。
他們一到,,便與沈鴻烈的山東省政府和八路軍的山東部隊有了非常微妙的關系。雖然省主席沈鴻烈也是戰(zhàn)區(qū)副司令,,但只是個名義,。由于于學忠領導的是參與西安事變的部隊,該部部下搜出并抓住蔣介石,,蔣介石恨他們,,對東北軍根本不放心。抓住蔣介石的連長王協(xié)一,,于學忠多次上報該提拔他當旅長了,,都被蔣介石駁回。蔣介石讓于學忠入魯,,實際是想一箭雙雕,,利用日軍和八路軍削弱他的實力,所以一再令其反共,。
于學忠心知肚明,,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既不紅,,又不藍,,三條道路走中間”,。為了貫徹蔣介石指示,沈鴻烈煽動甚至要挾于學忠消滅山東的八路軍,,被于學忠嚴詞拒絕,。于學忠說:“沈主席,學忠身為魯蘇戰(zhàn)區(qū)總司令,,八路軍在山東還屬于我指揮,,要我去消滅我指揮的山東縱隊,實不敢從命,!”
1940年以后,,蔣介石看到山東八路軍日益壯大,又嚴厲密電于學忠:吃掉周圍的八路軍,。同時電告沈鴻烈予以協(xié)助,。
于學忠接電后,在沂水的許家莊總司令部召開了一個由高干親信參加的絕密會議,,將密電于會上展示,,聽取意見。與會者獲知電文內容一時噤若寒蟬,。五十一軍副軍長兼主力一百一十三師師長周毓瑛率先發(fā)言,,主張這個仗不能打。他的理由是:“對日本一方作戰(zhàn),,我們僅能維持一下局面,;如樹立兩個敵人,既要抗日,,又要反共,,咱還活不?”末后斬釘截鐵地說:“如果非打不可,,我不打,。”
于學忠故意反問:“這么說,你還不服從了,?”周毓瑛答:“槍口對外,,絕對服從;再打內戰(zhàn),,恕不從命,!”結果會議形不成決議。沈鴻烈在一旁沉不住氣了,,直問于學忠何時動手,。于學忠就對沈鴻烈說:“你先干著,我還沒準備好呢,。”沈鴻烈聽了極為不滿,,會后,自己調動山東保安隊即吳化文的新四師與八路軍干了一仗,。八路軍對他可不像對于學忠,,黨中央、毛主席早有指示,,對沈鴻烈等頑固派堅決消滅之,。所以他找上門的這一仗可想而知,被狠狠打疼,。惱火的沈鴻烈當即電告重慶的蔣介石,,打小報告說于學忠“通共”。蔣立即來電責問,,于學忠復電說,,沈鴻烈不對日作戰(zhàn),加重了戰(zhàn)區(qū)的壓力,,無法再去干別的,。如此電報此遞彼往,各有道理說辭,。五十一軍最終沒和八路軍交手,,蔣介石也無可奈何。
秦啟榮圖謀上位未果 于學忠求放棄魯南
其實在沈鴻烈,、秦啟榮兩個頑固派中,,除了反共一致,也心存芥蒂,,各懷鬼胎,。雖然秦啟榮已是山東黨政軍大員,但他貪得無厭,,得隴望蜀,,時刻覬覦省主席一職。他大力宣揚魯人治魯,,暗里不斷排斥湖北人沈鴻烈,。
1941年9月初,蔣介石電令山東省主席沈鴻烈到重慶述職,,同年12月27日,,重慶國民黨政府任命沈為農林部部長,于1942年1月9日免去他的山東省主席之職,,秦啟榮也沒有當上省主席,。原來是沈鴻烈提醒蔣介石,這個人畢竟在延安掛了號,,再怎么欣賞他,,也不好公開提拔他當省主席,。所以五十一軍軍長牟中珩被提拔為山東省主席。副軍長兼主力師師長周毓瑛接替牟中珩,,成為五十一軍軍長,。
但沈鴻烈在全省設立的三個行轅之一,也是代表山東省政府行使權力的魯南行轅(時已改稱魯南辦事處)主任之位沈鴻烈臨走把它交給了秦啟榮,。同時他還兼任山東省建設廳廳長,,妥妥的實權派。
1942年8月,,于學忠在安丘的唐王山,、虎眉山和擂鼓山與岡村寧次交戰(zhàn)損傷元氣(他本人胳膊也被炸傷),來年2月,,五十一軍又在安丘的城頂山戰(zhàn)役失利,,于學忠認為,已無力繼續(xù)維持魯南游擊區(qū)的現(xiàn)狀,。就與軍委會激烈磋商,,請求放棄魯南根據(jù)地,到后方休整,、補充,。他的想法是:目前必須去休整補充,決不能讓東北軍斷送在自己手里,。
1943年6月,,八路軍利用各方矛盾,建議于學忠不必等蔣新派的嫡系李仙洲部,,盡早離開,,八路軍會全力協(xié)助他安全離魯。于接受建議,,沒有等到交接,,即率打殘了的戰(zhàn)區(qū)部隊向安徽阜陽轉移。牟中珩的省政府也跟隨撤出,。去阜陽一路寒鴉凄凄,,樹木凋落,不勝悲涼,。
紅色村莊黨員摸清情況 一團得令滅掉秦部
沒有想到,,留守的秦啟榮也看上了于學忠撤離的防區(qū),他以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委員,、省府駐魯南專員,、魯南辦事處主任、省建設廳廳長,、三青團山東支部負責人,、魯蘇戰(zhàn)區(qū)游擊挺進第三縱隊司令的身份帶領衛(wèi)隊及國民黨山東省府等500多人,,于7月21日從臨朐沂山前越過南北向的沂(水)青(州)公路,潛入莒縣五區(qū)王家溝,。妄想等待蔣介石新派的李仙洲率第二十八集團軍到來,,準備奪占三地交界山區(qū),據(jù)此戰(zhàn)略要地繼續(xù)反共,,破壞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然而,,山東的八路軍根據(jù)毛主席的指示,,禮送于學忠出境后,調集主力部隊就是不讓二十八軍過來,。造成了李仙洲部長時間徘徊,、滯留于魯西南,無法東進接近于學忠原防地,??梢韵胍姡貑s已經(jīng)完全暴露在沒有國民黨軍隊庇護的環(huán)境中,,偵查到他的具體行蹤已非難事,。
與此同時,魯中部隊一團奉命東進,,通過封鎖線,,進入五十一軍騰出的地方,大力開辟抗日根據(jù)地,。
一團就是原來的一支隊一營,,人員擴大了三倍,一營變一團,,營長李福澤直升團長,。這次東進,為加強領導力量,,配齊了政委,。魯中軍區(qū)將擔任魯中二軍分區(qū)政委的王一平,臨時緊急調配一團政委,,與李福澤搭檔,。
一團東進制定的計劃,是秘密跨過青(州)沂(水)公路,,進駐莒北縣富官莊鎮(zhèn)高家石嶺一帶,,摧毀盤踞在那里的“茹素團”。
就在定下第二天開拔,,夜里準備好好休息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新情況,,迎來了新任務。
原來,,秦啟榮選擇的莒北王家溝,,與安丘的一個紅色村莊夏家溝只有一河之隔,當秦啟榮7月23日進駐王家溝,,夏家溝的地下黨很快摸清了情況,,并在當天將情報送到沂山軍分區(qū)保衛(wèi)科(科長是安丘人張世祥),他立即上報了魯中軍區(qū),。
魯中軍區(qū)司令員王建安又和山東分局,、山東軍區(qū)首長碰頭,上級為了不讓剛解放才一天的莒安山區(qū)又落入敵手,,同時更為了消滅這個頑固反共的“摩擦專家”,,立即給即將秘密挺進三縣邊區(qū)的一團下達了新任務:目前最重要的,先不急于開辟根據(jù)地,,而是奔襲莒北縣的王家溝,,相機消滅秦啟榮,給全國人民一個驚喜,,給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一個驚喜,。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