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記者日前從第二十五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了解到,,本屆菜博會以“綠色·科技·未來”為主題,4月20日到5月30日舉辦,,突出科技味,、商貿味、國際味,、文化味,、夜游味,力爭辦一屆更加出彩的菜博盛會,。
科技味,。展示國內外蔬菜優(yōu)良品種2600多個,其中降糖椒,、水果椒,、花青子番茄等新品種600多個,引進新型魚菜共生系統(tǒng),、立體循環(huán)式蔬菜種植,、滾筒式氣霧栽培等種植新模式80余種,蔬菜種植管理機器人,、AM菌土壤修復技術等新技術120多項,。噴霧機器人具有自動導航、自動噴藥和噴施葉面肥等功能,,智能授粉機器人具有自動授粉,、花朵識別、自動導航等功能,,還有巨人南瓜,、空中紅薯、西紅柿樹,、黃瓜樹……更多農業(yè)科技成果亮點紛呈,,共筑無限可能,。
商貿味。舉辦2024壽光設施蔬菜園區(qū)發(fā)展大會,、種業(yè)博覽會,、國際農產品展、農機裝備展等20余項“會中會”“展中展”,,涵蓋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生產資料,、農機裝備等現(xiàn)代農業(yè)及產業(yè)化經營,匯聚頂尖人才,,活躍展會交易,,增強經濟活力。2號館舉辦“壽光好品”暨“壽光模式”輸出先行領軍企業(yè)風采展,。
國際味,。將菜博會主展區(qū)六號館全新打造為國際館,設置東南亞風情館,、非洲風情館,、韓國展區(qū)等,展示展銷國際特色產品,。邀請部分國家的農業(yè)專家學者、知名企業(yè)家參展參會,,共同探討國外設施園區(qū)建設政策,、發(fā)展方向、新技術應用以及園區(qū)運營經驗等,,使菜博會成為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國際化平臺。
文化味,。5號館以立體栽培模式,,打造“菜鄉(xiāng)農圣”“齊民要術”大型景觀。8號館以“大美中國——新時代大美中國的壯麗畫卷”為主題,,以長江,、黃河、長城,、長征,、大運河五大國家文化公園為路線,運用雕刻,、粘貼,、彩繪,、扦插、掛果等藝術手法創(chuàng)制“江山多嬌”“龍躍神州”等景觀100多處,。2024正值龍年,,龍文化元素亮點突出,讓游客體驗龍年尋“龍”的樂趣,。同時借助現(xiàn)代科技手段,,打造一批有趣、有用,、有藝術性且攜帶方便的吉祥物等菜博旅游紀念品,。
夜游味。在往屆基礎上,,優(yōu)化提升“夜游模式”,,將聲光電與蔬菜園藝結合,開辟參觀,、餐飲,、娛樂新空間,策劃夜游系列活動,,做到月月有展會,,周周有活動。以奇幻的意境,、璀璨的燈光,、豐富的活動,讓城市“夜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城市“夜經濟”脈動更加堅實有力,。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本屆盛會立足“大園區(qū)”模式,,重新規(guī)劃園區(qū)展位布局和游覽路線,,將主檢票區(qū)設在1號館南側大廣場,“一票通”檢票入場,,擴容參觀區(qū)域,,使參觀面積擴大近一倍。5號館與7號館西側新建連廊,,為游客提供順暢美好的參觀體驗,。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希明/文
圖片均為資料圖
通訊員:張英杰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