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2024濰坊風箏嘉年華暨第41屆濰坊國際風箏會越來越近了,我市風箏藝人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創(chuàng)作,。濰坊風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山東省民間藝術大師王永訓正在創(chuàng)作一款“一帶一路”主題中國龍風箏,屆時將在風箏會上亮相,,展現(xiàn)濰坊風箏的魅力,。
3月22日,記者來到濰坊天成飛鳶有限公司,,王永訓和工人分工有序,,一邊趕制訂單,一邊為今年風箏會的主題風箏忙碌著,。“制作風箏有二十多道工序,,缺一不可,其中骨架是關鍵,,扎不好,,風箏便無法起飛。目前‘一帶一路’主題中國龍風箏骨架已經(jīng)完成了80%,,下一步將進行裱糊等工序,。”王永訓說。
王永訓向記者介紹,,他設計的這款風箏總長196米,,前邊領頭的風箏是巨型中國龍造型,后面的小風箏由一百多幅“一帶一路”主題作品組成,,包括“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地標,、國旗等特色元素。“在風箏上我還將設計兩個帶有荷花圖案的花瓶,,寓意‘和平’,。”王永訓表示,通過細細的一根風箏線,,串起厚重的中國風箏文化,,也串起中國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深厚情誼。今年風箏會上,,他會與團隊攜手放飛,,讓這只巨型風箏乘風直上,向世界傳遞愛與和平,。
從參加第1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至今,,今年52歲的王永訓見證著風箏會的發(fā)展和成長,,對風箏會有深深的感情,。“為了準備這次風箏會主題風箏,,我婉拒了多個外出交流的活動,希望盡快做出來,,在今年的風箏會上出彩,。”王永訓告訴記者,他們從去年就著手準備此次風箏會的作品,,從醞釀到扎制,,光龍頭骨架就扎了四個月。對即將到來的第41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他充滿了期待,。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隋煒鳳/文圖
責任編輯:龐珂
一審:龐珂 二審:李倩 三審:馬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