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母親的愛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親的教誨是“萱堂有慈母,,淑德可為師”,母親的牽掛是“遙知一紙平安字,,慈母燈前閣淚看”,。母親節(jié)只是一年中的一天,而媽媽的愛卻是歲歲年年,。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真情告白,,細數(shù)感恩母愛的具象化表達,感受世間的柔情與溫暖,。
李靜與女兒
李靜:想跟母親和婆婆說聲謝謝
5月9日清晨6時,,寒亭區(qū)39歲的李靜早早起床準備早餐,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多年來,,為照顧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Ⅱ型的女兒,她傾注了全部心血,。李靜最感激的是母親與婆婆,,她們教她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她想跟母親,、婆婆說聲謝謝。
9日一早,,記者來到李靜家中看到,,她正在給女兒朵朵按摩。當年,,為了更好地照料女兒,,李靜專門到青島一家康復機構(gòu)學習,沒想到這一按就是十幾年,。
2011年朵朵出生,,后來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癥Ⅱ型。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李靜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女兒,,十余年的時間,日子雖然辛苦,,但能看到女兒的成長和進步,,她非常欣慰。
說起自己的付出,,李靜覺得不值一提,。她覺得虧欠婆婆、母親,,兩位老人為她付出了許多,。朵朵每晚需要起夜十幾次,需要別人幫忙翻身,。婆婆擔心李靜照顧朵朵太累,,便提出晚上輪流照顧朵朵,。“基本上都是我跟丈夫、婆婆晚上輪流陪朵朵睡覺,,一晚起夜十幾次很正常,。”李靜說,年輕人都覺得很累,,更何況年邁的婆婆,。
為了更好地照顧朵朵,李靜在兒子出生11個月后便斷奶送到了母親家中,,直到上幼兒園才接回家,,兒子最難帶的那幾年一直是父母幫忙帶。“現(xiàn)在兒子已經(jīng)8歲上二年級,,到了周末還是會回姥姥家,。”李靜說,母親還總是安慰她,,只要一家人一起努力,,日子會越來越好。
母親節(jié)到來之際,,李靜祝福兩位母親節(jié)日快樂,,她說,是她們教會了自己無怨無悔地做一個好媽媽,,給了她前進的動力,。
李青云(左)一家三口
李青云:初為人母 想和兩位媽媽一起過節(jié)
今年28歲的李青云是臨朐縣東城街道彌南村人,今年2月份平安生下了可愛的女兒,??吹脚畠阂惶焯扉L大,初為人母的她充滿幸福感,。在享受這份幸福的同時,,她也深深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初為人母,,李青云和多數(shù)年輕媽媽一樣,,經(jīng)歷了慌亂、茫然等階段,,慢慢適應母親這個角色,。“剛當媽媽的時候確實挺慌的,不知道該怎么面對眼前這個小家伙,,抱也不敢抱,,好在兩位媽媽一直陪在我的身邊,手把手教我,慢慢地我才適應了媽媽這個角色,。”李青云說,。自從當了媽媽后,遇到孩子生病或者不聽話等問題,,就格外想念媽媽,,總想給媽媽打電話,通話中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感覺心安,。
李青云也體會到了當媽媽的辛苦,。以前晚上都是一覺睡到自然醒,自從有了女兒后,,她一晚上至少醒四五次,,除了喂奶外,還擔心女兒會不會凍著或者被壓著,,要不要換尿布等,,一晚上家里的小夜燈都要亮著,,生怕女兒有事看不到,。以前外出旅游,、購物等沒有任何牽掛,,自從當了媽媽后,,出門哪怕是一個小時也會很惦記家里的女兒,,辦完事趕緊回家,。這也讓她想起自己以前在外地上學時,媽媽經(jīng)常給她打電話詢問她的近況,,當時還覺得媽媽嘮叨,現(xiàn)在自己當了媽媽,,才體會到“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更加理解媽媽養(yǎng)育孩子的辛苦及諄諄教誨之情,。
李青云說,婚后她又多了一位媽媽,,婆婆對她也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和照顧,,把她當成親閨女,有了孩子后,,更是盡心盡力幫她照顧孩子,。
今年是李青云初為人母后過的第一個母親節(jié),她打算和兩位媽媽一起過節(jié),,給她們買禮物、請她們吃飯,,好好感謝她們的養(yǎng)育和照顧之恩,。
石少華(右)和媽媽
石少華:千言萬語寫進給媽媽的一封信里
母親節(jié)來臨,奎文區(qū)虞河生活城小區(qū)的石少華專門給媽媽寫了一封信,,表達對媽媽的愛與感激之情,向媽媽致以最真摯的節(jié)日祝福,。
石少華今年26歲,與丈夫結(jié)婚不足半年時間,。“我從來沒有給媽媽寫過信,結(jié)婚之后,,我深深體會到媽媽的不易,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幸運兒,,能夠成為媽媽的女兒是我最大的榮幸,。”石少華說,婚后,,她一直想對媽媽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她送給媽媽一個特殊的禮物——給媽媽寫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作為您的女兒,,我理所應當向您表示祝福,,媽媽,,我祝您節(jié)日快樂,!‘媽’這個字是由一個‘女’和一個‘馬’組成,您就像馬兒一樣,,日夜為我忙碌著,,馬兒還知道向主人索取點什么,可是您卻總是為我默默奉獻,,不求回報,。您對我的愛,雖然與那些驚天動地的愛比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大愛無痕,,潤物細無聲,您對我的愛表現(xiàn)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歲月匆匆,,一些事物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而您給我的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媽媽,,我愛您!’祝您身體健康,,永遠美麗。”
文字的力量是那么的溫柔、撼動人心,,在信里,,石少華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了出來,,把對媽媽的愛與感激之情表達了出來。
看完女兒寫的信,石少華的媽媽劉秀梅滿眼含淚,她說,,每次想起“小棉襖”出嫁的那一刻,,就忍不住落淚,。如今,,看到女兒的信,,才發(fā)現(xiàn)女兒真的長大了,。女兒婚后變得成熟和穩(wěn)重了,,讓她感到放心和安心,她為有這樣一個優(yōu)秀,、懂事的女兒感到幸運與滿足,。
劉秀梅說,女兒一生幸福就是她最大的心愿,。這封信是她收到的最珍貴的母親節(jié)禮物,,今年的母親節(jié)是她過得最有意義的母親節(jié)。
馬亞琪(右)與母親一起閱讀,。
馬亞琪:好書讓母女情“回溫”
母親節(jié)即將到來,,家住昌邑市的馬亞琪為母親謝女士精心挑選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作家張德芬的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她希望這份禮物能帶領(lǐng)34歲的自己與59歲的母親共同走進一個充滿智慧與感悟的心靈世界,。
5月7日,,當記者問及為何選書作為母親節(jié)禮物時,,馬亞琪說:“我現(xiàn)在是一名4歲孩子的母親,,自從有了孩子之后,,我發(fā)現(xiàn)與母親的代溝越來越深,,她時常不能理解我的一些教育行為,我對她的育兒方式也不認可,,慢慢地,,我們的矛盾越來越多,經(jīng)常爭吵,,我特別想改善這種局面,。”
前段時間,,馬亞琪偶然發(fā)現(xiàn)母親喜歡上了張德芬的書,便想著從這里尋找突破口,,于是她買了《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希望這本書能讓母女情“回溫”,。
“書本身并不是禮物,,書中的道理才是,,而每一章的道理又不同,,所以我制訂了母女共讀計劃,從半個月前開始,,按照進度,,母親節(jié)當天我們能讀完這本書。”馬亞琪說,。
每天晚飯后,,母女倆會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一起捧著書閱讀,偶爾交換一下感悟和心得,,謝女士對書中的內(nèi)容頗感興趣,,驚嘆于作者對心靈成長的深刻洞察,而馬亞琪則感受到了母親在閱讀時的投入與專注,。在共讀過程中,,母女倆不僅增進了感情,也重新審視了各自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劉佳昕的母親正在試裝,。
劉佳昕:把愛藏在一針一線里
母親節(jié)就要到了,除了鮮花,、甜品等經(jīng)典禮物,,如何選擇有創(chuàng)意的母親節(jié)禮物,成為年輕人的“甜蜜的煩惱”,。近日,,家住城區(qū)北斗山河城的劉佳昕為母親定制了一身與眾不同、精心裁剪的服裝當作節(jié)日禮物,。
“母親節(jié)本想帶媽媽買幾身衣服作為禮物,,正好媽媽過段時間開會需要正裝,,就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樓下這家服裝定制店,。”劉佳昕說。
定制服裝選料是關(guān)鍵,,質(zhì)感好的布料做出的衣服才能柔軟親膚,。劉佳昕母親選擇了桑蠶絲的布料配手工刺繡,從領(lǐng)口設(shè)計,、刺繡顏色,、紐扣樣式,眾多定制細節(jié)在與導購的溝通中逐步敲定,,確保滿足個性化的獨特品位和身材需求,,穿著自信且舒適。“年齡漸長,,身材不像年輕人那樣標準,,需要上身試試看才知道效果,定制的衣服合身舒適,,這個禮物我很喜歡,。”劉佳昕的母親說。
劉佳昕定制服裝是對母親的一種感恩表達,,花費了時間和心思去篩選設(shè)計,,把對母親的用心和關(guān)愛縫在每一個針腳,為母親增添一份美麗,讓這個節(jié)日變得更加特別和難忘,。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常方方 劉燕 劉曉梅 馬宇琪 唐子雯/文圖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