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方珍,,字寶齋,號燕山,,壽光市臺頭鎮(zhèn)南臺頭村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3月任省農民運動特派員,,8月任中共壽光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11月赴廣州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4月任共青團壽光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7月任中共壽光縣委委員,。1932年2月任中共壽光中心縣委書記,。1933年8月入獄,抗戰(zhàn)爆發(fā)后被釋放,。1937年任淄川工人支隊隊長,。1939年在博山地區(qū)犧牲。
褚方珍畫像
少年時命運坎坷
為農運積極奔走
1892年,,褚方珍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其父褚廷武是個老實敦厚的農民,曾上過一年學,,后經自學,,粗通文墨。因受當地豪紳欺凌,,深知沒文化的痛苦,,便讓次子褚方玉打短工,老伴編葦席,,闔家茹苦含辛,,掙來微薄收入,供長子褚方珍(褚方珍,、褚方玉,、褚方塘系同胞兄弟,在壽光當地被譽為“褚氏三英”)上學,。褚方珍深知家貧求學不易,,故發(fā)憤苦讀,勤學好問,,備受師生贊譽,。后因遭土匪劫持綁票,家中傾其全部家產才贖回,,從此輟學,。
褚方珍青少年時代,正處于國事日非,、外侮日亟的年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勝利,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激發(fā)了他尋求人生新路的決心,。他毅然辭別家鄉(xiāng)親人,去東北投考沈陽警察學校,,立志學到本領,,以救國難,報效祖國。后因經濟困難,,棄學回家,。
1923年,褚方珍與鄰村張玉山相識,。1924年張玉山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便介紹褚方珍入黨。在革命斗爭中,,兩人來往密切,,志同道合,結為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
1925年春,,褚方珍克服種種困難,在南臺頭村創(chuàng)辦了農民夜校,。他走門串戶,,訪貧問苦,廣招學員,,一面開展教學活動,,一面宣傳革命道理。
辦校期間,,他先后發(fā)展其弟褚方玉,、褚方塘以及張連奎、段九治等入黨,;并發(fā)展褚景塘,、褚方普、張法先,、于正賢等人入團,。根據上級指示,壽,、廣支部分設,,建立壽光黨支部后,褚方珍已成為南,、北臺頭一帶的黨員骨干,。同年,他擔任了鳳臺小學校長,,與王云生一塊宣傳革命,,并在南北臺頭等地建立了黨團組織,,為壽光黨團組織發(fā)展做了大量工作,。
1925年夏,褚方珍根據組織決定,為建立和加強壽光縣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跨黨加入了國民黨,。
1926年3月,褚方珍作為壽光縣的代表,,出席了中共山東地執(zhí)委在濟南召開的農運工作代表會議和國民黨在長清召開的農民代表會議,,并被任命為省農民運動特派員,為壽光縣的農民革命運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26年8月被選為中共壽光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他與張玉山,、馬保三奔走于壽北地區(qū),宣傳組織民眾,,積極發(fā)展黨的力量,,鞏固擴大統(tǒng)一戰(zhàn)線,參加領導了農民運動,。
獄中設計除敵特
組織對抗“耕作團”
1926年11月,,褚方珍根據中共山東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指示,被縣地執(zhí)委派去廣州黃埔軍校學習,。褚方珍入校編入第五期,,受訓時年已34歲。他克服水土不服和年齡偏大的困難,,勤奮學習和刻苦鍛煉,,逐漸掌握了基本的軍事技能。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fā)生后,,廣州方面的國民黨右派實行“清黨”,,黃埔軍校被視為“重點”。褚方珍耿直的山東人性格,,他的中共身份在軍校暴露無遺,,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在中共秘密組織領導下,,和難友們對敵展開英勇的斗爭。他巧施智謀,,將一個裝成犯人的國民黨特務除掉,。褚方珍因武功很好,在處理密探特務的戰(zhàn)斗中成為主力,,他趁早上放風時擠在人群里靠近那個特務,,找了個借口就同那特務吵起來了,并湊上去打了其一個耳光,兩個人就扭到了一起,,只見他一指頭就把特務捅倒在地,。看守聽到吵鬧聲圍過來,,一看地上躺著個人,,就掄起棍子亂打,其實特務已被褚方珍捅死了,。他還對難友關懷備至,,曾用點穴、放血和推拿的辦法救了延安吉的生命,。
1928年,,廣東軍閥不斷混戰(zhàn),褚方珍獲釋,。他與山東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在省委工作一段時間后申請回家鄉(xiāng)壽光開展地下工作。時革命形勢處于低潮,,危險隨時降臨,,但他無所畏懼,堅持工作,。
1931年12月,,壽光縣委進行改組,褚方珍擔任縣委書記,。次年2月,,他陪同省委書記胡萍舟巡視檢查壽光黨的全面工作,并向他作了詳細匯報,。根據省委指示,,建立壽光中心縣委(下轄廣饒、博興,、青州,、壽光等縣),褚方珍當選為中心縣委書記,。在這一時期,,他具體領導了壽廣邊界群眾反對豪紳武裝“耕作團”的斗爭。在壽,、廣兩縣邊界地區(qū),,先前有荒地2000余畝,后被貧苦農民自動開墾,,漸成熟地,。當地豪紳看到眼紅,,便與官府勾結,征夫雇役,,組織武裝,名曰“耕作團”,,妄圖霸占農民這片土地,。縣委在褚方珍的領導下,,一面派人組織農民開展保地斗爭,,反對豪紳;一面派人打入“耕作團”內部,,伺機奪其武器,,準備武裝斗爭。由于縣委上下左右做了大量工作,,使反動豪紳霸地陰謀未能得逞,。
褚方珍故居北屋
褚方珍故居大門
幾經周折送捐款
帶領親人心向黨
1932年7月,為支援蘇區(qū)反“圍剿”斗爭,,壽光縣委發(fā)動全體黨員為“山東號飛機”募捐200塊現(xiàn)大洋,,由褚方珍送交省委。此時,,國民黨反動派瘋狂捕殺共產黨人,,省委遭嚴重破壞。褚方珍帶上兒子作掩護,,去濟南未找到省委,,便長途跋涉,改途膠東,,輾轉青島,,屢經周折,幾個月后,,才將200元捐款安全送交省委,,對此,省委負責人對褚方珍給予高度評價,。
1932年秋,,由于叛徒出賣,壽光縣委遭破壞,,張用之被捕,。褚方珍因公事于濟南幸免。1933年春,,褚方珍奉省委之命秘密返回壽光,,當晚便召開了由褚景塘,、陳紀明二人參加的緊急會議,研究斗爭策略,。要求他們在縣委遭破壞的情況下,,勇挑革命重擔,繼續(xù)開展斗爭,。會后,,褚方珍連夜返回省委,繼續(xù)活動于濟南,、青島等地,。
1933年秋,省委組織部長宋鳴時叛變投敵,,全省各地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褚方珍與其弟褚方塘、其子褚文亮在青島嶗山被捕入獄,。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褚方珍為了崇高理想,無私無畏地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在他的教育培養(yǎng)下,,其弟褚方玉、褚方塘亦早年投身革命,。大女兒褚文秀,、三女兒褚秀芳、兒子褚文亮均在戰(zhàn)爭年代入黨,,為革命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國共再次合作,,褚方珍被無條件釋放,,他沒來得及吊唁雙親,忍受著極大悲痛,,又辭別家鄉(xiāng),,毅然西去參加了淄川工人支隊(即四支隊),并擔任隊長,,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日斗爭中,。1939年,在博山地區(qū)不幸壯烈犧牲,。
本期撰稿:高培忠 溫桂鵬 郭振興
圖片由濰坊市委黨史研究院,、壽光市委黨史研究中心提供
根據劉海清、郭建華文稿整理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