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自1990年拿起相機起,,今年53歲的王啟運對攝影的愛好就如一團燃燒的火焰,,從未熄滅。三十多年來,他每一次按下快門,,都仿佛能聽見城市的心跳,感受到時光的流轉,。他鏡頭下的濰坊,,展現(xiàn)著歲月的沉淀與時代的變遷。
“入坑”攝影
各種設備應有盡有
王啟運是安丘人,,1990年第一次從朋友那里接觸到相機,,被那份“咔嚓一聲定格美麗”的神奇所吸引,從那時起,,便愛上了攝影,。
2004年,王啟運來到濰坊,,他將鏡頭對準這座城市,,用心捕捉車水馬龍間、生活萬象里那些攝人心魄或感人至深的精彩,,鄉(xiāng)村大集上的小販賣力吆喝,、晾衣繩上的衣服在微風中搖擺、古老的牌坊在夕陽下靜靜守望……他的鏡頭里都是樸素生活中的光,。
“那時候用的是膠片機,,每次拍的照片沖印出來都捧在手里左看右看,稀罕不夠,,現(xiàn)在想想很有畫面感,。”王啟運說,,2006年,他花21000多元買了人生中第一部單反——尼康D200加鏡頭,。用了一年多,,他又換了佳能“大馬三”。后來,,入了攝影“深坑”的王啟運一路升級,,各種鏡頭加起來有二十多只,大大小小的相機也有十幾部,。
雖然這個愛好頗為“燒錢”,,但王啟運樂在其中。“當然,,這也離不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王啟運說,在外拍攝時,,他經常帶上家人,,一起領略各處風光。
王啟運拍攝的天路
愛拍天路
每年專程去好幾次
“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近年來,由“安丘天路”“臨朐天路”“青州天路”串聯(lián)起來的“齊魯天路”廣受全市,、全省甚至全國攝影愛好者,、自駕游愛好者的青睞。從安丘鄉(xiāng)村走出來的王啟運,,對這里的喜愛更是不言而喻,。
“現(xiàn)在的齊魯天路,山路蜿蜒,,一路古村花海,、梯田村莊,美出天際,,令人陶醉不已。”王啟運說,,他被這里的美打動著,、驅動著,一次又一次背上相機,、帶上無人機,,駕乘在這條風光絕美的天路上,有時是追尋歷史的痕跡,,有時是享受自然的饋贈,,他用鏡頭記錄下沿途的點滴:群山在霧靄中連綿起伏的美,、夕陽沉入山巒之間的美、田邊云彩被染成金黃色的美……
王啟運拍攝的梯田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除了自駕,,王啟運每年都會帶攝影圈里的朋友專門走兩三趟天路,每次時長三天,,食宿在路上,。這里山巒疊翠,四季景致各不同,,駕車而行,,仿佛暢游在一幅壯美的山水畫中,每一次轉彎,,每一道起伏,,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靈感。
“在前一陣文旅部門舉辦的最美齊魯天路攝影賽中,,我和朋友們都獲獎了,。”王啟運開心地說,這些朋友,,不乏他從外地邀請來的攝影行業(yè)大咖——宣傳家鄉(xiāng),,是王啟運一直以來喜歡做的。
心懷敬畏
用鏡頭講好濰坊故事
身為山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王啟運樂于將更多的年輕攝影愛好者帶上更寬廣的道路。早在2013年,,他就成立了一個攝影俱樂部,,指導濰坊的影友投稿、參賽,、策展,。
粗略算下來,這些年,,王啟運幫200多名攝影愛好者加入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幫500多名攝影愛好者加入省級攝影家協(xié)會。他參與承辦的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是62年來該展第一次走進山東,、落戶濰坊,這次展覽讓濰坊摘得山東省唯一一個“攝影之鄉(xiāng)”的牌子,,讓大美濰坊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王啟運拍攝的沂山
王啟運的相機里不僅記錄著濰坊的人文風景,更承載著他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對攝影藝術的追求,??诖珗@里蓬勃運動的身影,、道路建設的進展……他捕捉著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珍藏起內心的收獲與感動,。
除了記錄城市變遷,,王啟運還熱衷于組織攝影愛好者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七一”為老軍人,、老黨員拍照,,并將沖印好的照片送到他們手中;在即將到來的重陽節(jié),,他要參與拍攝家鄉(xiāng)的百歲老人并在市人民廣場展出……
9月26日,,王啟運的名字被列入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濰坊市優(yōu)秀文藝家”名單并接受頒獎。王啟運表示,,他將懷著敬畏之心,,感悟這座城市的過往與未來,讓更多更美的濰坊故事在鏡頭里永存,。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陸菁菁/文 王嶠/視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