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12月2日(記者 雷妍)很多藥物不宜掰開服用,。為滿足臨床需求,,許多藥片都被“穿上”了各種外衣,以增加藥物穩(wěn)定性、控制藥物釋放速度,,或?qū)崿F(xiàn)定位釋放,。若將這些藥物掰開服用可能會破壞這層外衣,,從而影響藥物的療效,,甚至可能引發(fā)危險。日前發(fā)布的11月科學流言榜對不宜掰開或研磨的藥物進行了梳理,。
控釋片:控釋片能在體內(nèi)恒速緩慢地釋放,,是因為采用了特殊制劑工藝?;颊咴诜脮r應整片吞服,,咬、嚼,、掰斷藥片都會破壞控釋片的恒速緩慢釋放功能,,相當于患者加大劑量服藥,。
緩釋片:緩釋片和控釋片工藝不一樣,,但目的一樣,都是為了讓藥物在體內(nèi)緩慢釋放,。通常不建議掰開服用,,否則也會導致藥物釋放過快,引發(fā)不良反應,。一般來說,,可以掰開服用的藥片上面會有刻痕,但不可咀嚼或研磨服用,。
腸溶片:腸溶片是為了讓藥物繞開胃部,,在腸道內(nèi)溶解,片劑被包了一層“腸溶衣”,,如將其掰開服用,,藥物可能在胃內(nèi)就溶出,不僅容易導致藥物受到胃酸等影響而失效,,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適。
膠囊型:一旦將膠囊掰開服用,,藥物可能會受胃酸影響,,不能在特定部位釋放,影響藥效,,同時可能增加藥物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泡騰片:泡騰片含有碳酸氫鈉和有機酸,,遇水可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而呈現(xiàn)泡騰狀,直接服用會在口腔或消化道產(chǎn)生大量氣體,,有窒息和胃穿孔風險,。必須用冷水或溫開水溶解,等氣泡完全消失后再服用,,嚴禁吞服或含服,。
在服藥之前,需要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是查看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部分,。如在用藥過程中有疑問,還可以咨詢醫(yī)生或藥師,。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