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刻在百姓心坎上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3-25 15:39:51
王伯祥(左)離任壽光縣委書記后,,回壽光看望鄉(xiāng)親,。
王伯祥認為,縣委書記就是全縣上百萬人的一個標桿,,與他搭檔的縣委辦公室主任張桂昌動情地說:“五年多的時間里,,我親眼目睹了伯祥書記是怎樣憑著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和責任,憑著對老百姓的無限深情,,憑著敢為人先的大智大勇,,帶領全縣人民打響了壽光歷史上著名的史詩般的三大戰(zhàn)役,讓一個原本貧窮的壽光迅速崛起,,讓政績刻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回回讓出新車 不給壞風氣開口子
王伯祥作為縣委書記,他的“坐駕”先后是雙排客貨兩用車,、北京帆布吉普車,、北京213吉普車、上海牌轎車,、老式伏爾加轎車,,且多數(shù)都不是新購的。
1987年夏天,,縣委第一次購進一輛普通桑塔納轎車,。王伯祥不坐,他指定讓副縣長王明新坐,。王明新不接受,。王伯祥說:“你抓工業(yè),整天跟外界打交道,,代表著咱壽光的形象,,咱可要把金貼在臉上啊,!”王明新坐著新車到濟南,、去北京,聯(lián)系成了許多大項目,,為全縣工業(yè)崛起立了大功,。
1988年,縣委又新添了一輛皇冠轎車,,王伯祥把車派給了副書記,,理由是:“副書記陪同上級領導這里參觀,、那里視察,要是車不好,,今日路上拋錨,,明日地里趴窩,丟了面子是個事兒,,耽誤了工作更是個事兒,。我需要用車就跟你借。”副書記說不過王伯祥,,只好從命,。
1989年,縣物資公司購進了6輛豪華皇冠轎車,,每輛售價30多萬元,。一些同志建議縣委買幾輛,王伯祥行使了否決權,。
雖然當時社會上一度出現(xiàn)用車攀比現(xiàn)象,,壽光卻“紋絲不動”,奢靡之風不剎自滅,。壽光百姓說,,這是“伯祥效應”。王伯祥曾對上級媒體來采訪的記者表白自己的心跡:“我是擔心壞風氣一開,,不好收拾,。就跟河口子一樣,一開了,,就不好堵,。”
一輛130客貨兩用車裝滿了全部家當
1991年10月,王伯祥升任濰坊市副市長,,家也要搬到濰坊市去,。這是他第三次搬家。
第一次搬家是從老家農(nóng)村搬到道口鄉(xiāng)駐地,。那是1980年,,王伯祥由縣委農(nóng)工部長調(diào)任道口鄉(xiāng)任黨委書記。搬家那天,,道口鄉(xiāng)政府派了一輛130客貨兩用車,,車前棚坐著妻子侯愛英和三個孩子,后廂拉著千余斤小麥,,還有一套舊式桌椅和零碎家具。
三年后,,王伯祥升任縣委副書記,,1983年8月28日,他的家從道口鄉(xiāng)搬到壽光縣城。除了三年前那堆破舊不堪的家具,,新添的只有三件新家具——三張床,。這三張床是老父親送的,老父親見孫子,、孫女都大了,,該分床了,就伐了家里的梧桐樹,,找木匠打了床,。木料用完了,老人就用高粱稈一根根地勒出了三個“床板”,。即使這樣,,130汽車也沒裝滿。
往濰坊搬家是第三次搬家,,這天,,壽光派了一輛130客貨兩用車,一車就裝完了王伯祥全部的家當:前棚坐著妻子和三個孩子,,車廂拉著水桶,、鍋灶、風箱,,幾百斤玉米,、千余斤小麥,一套舊式桌椅和零碎家具,,當年老父親做的桐木床床沿已經(jīng)變黑,。濰坊市政府派來的一輛貨車沒東西可拉,干脆裝上了院子里沒燒完的蜂窩煤和引火用的柴火,。
說要住樓房卻屢屢食言 縣委書記“跟不上時代”
去過王伯祥家的人,,都說他“跟不上時代”。任壽光縣委副書記,、書記8年間,,王伯祥一家五口人始終住在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四間舊平房里。
王伯祥在全縣大會上講:“財政收入不到兩億元,,我絕不住樓房,。”等過了兩億,他卻絕口不提住樓房的事,。就連他父母住的普通農(nóng)家小院,,與已富起來的壽光農(nóng)民相比,也顯得格格不入,。二老睡土炕,,用鍋灶,、破三屜桌、舊沙發(fā),。王伯祥每每念及此,,都不由長嘆:“我是一個不孝之子……”
1987年10月4日,壽北開發(fā)剛剛拉開帷幕,,王伯祥要去北大洼的前一天,,他10歲的小兒子左臂骨折住進醫(yī)院。王伯祥不由得一陣心酸,。由于平時早出晚歸,,孩子們小的時候甚至不認識他。臨走前,,王伯祥拿出50元錢給妻子侯愛英:“我不去醫(yī)院了,,一定給孩子買點蘋果吃。”
妻子知道丈夫忙,,每天早出晚歸,,見不上孩子,經(jīng)常半夜回來,,想孩子了,,就拉開電燈,一個個看,。
百姓書記映初心 伯祥精神留民心
離開壽光去濰坊時,,送行的人群中,終于有人控制不?。?ldquo;伯祥書記,,咱壽光一個普通農(nóng)民的家當也比你多呀!”
王伯祥一笑:“這不很好嘛,!”
握手送別的剎那,,許多送行者突然淚水奔涌,嗚嗚地哭出了聲……
“伯祥書記”離開了壽光,,留下的,,是3.3萬個年均收入兩萬元的蔬菜大棚,120萬畝棉田,、鹽田,、蝦池,4850多家企業(yè),,已成萬元戶,、十萬元戶、百萬元戶的全縣70%的群眾……
2009年6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代表座談會上,,已經(jīng)66歲的王伯祥說:“群眾對我的感情,,其實蘊含著對我們黨的感情,;老百姓感謝的不是我個人,,而是稱贊共產(chǎn)黨好、社會主義好,。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我們黨的偉大,,感受到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價值。”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中央、國務院對100名為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員進行了表彰,,王伯祥作為其中一員,,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開放獎章,,并獲評“打造壽光蔬菜品牌推動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現(xiàn)代化的典型代表”,。12月20日,王伯祥載譽歸來,,他說:“改革開放后,,最大的變化是大多數(shù)人富起來了,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農(nóng)民今天的日子,。農(nóng)民不光有飯吃,還有錢花,,這個變化為什么較早地在壽光實現(xiàn)了,?那是因為壽光人民主動地自己找路子。改革開放的最大意義,,不是讓別人給你找路子,,而是要自己找適合自己的路子。”
在王伯祥精神的感召下,,壽光市歷任領導班子雙手接過“接力棒”,,抖擻精神再出發(fā)。
如今的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xiāng)”“中國海鹽之都”,,是中央確定的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18個重大典型之一,也是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集中宣傳和推廣典型,、“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全國3個典型采訪縣市之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等榮譽稱號,2018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肯定“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2022年,,壽光市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突破1000億元、首次躋身“千億俱樂部”,,外貿(mào)進出口總量突破500億元,,營業(yè)收入過億元企業(yè)170家,25家企業(yè)納稅過億元,,上市過會企業(yè)8家,,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578億元,是全省存款最多的縣(市),,從一粒種子到一盤菜的蔬菜產(chǎn)業(yè)體系建設典型經(jīng)驗入選“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群眾滿意度調(diào)查中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連續(xù)三年以全省前三名的成績被省政府確定為高質量發(fā)展先進縣,。
王伯祥給壽光人民留下一座座搬不走的金山銀山,“伯祥精神”成為一筆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赤子之心,,大地為鑒!
本期圖片由尹莉莉提供
本期參考資料:《伯祥書記》《大地為鑒》等,。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