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件帶來驚喜(二)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9-10 14:28:14
1958年的草泊村
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報》對劉連仁事件的報道,。
1958年的春節(jié)剛過,,高密縣井溝鄉(xiāng)建國農(nóng)業(yè)合作社草泊村得到一個好消息:14年前被日本兵和偽軍抓走當勞工的劉連仁來信了,他居然還活著,,不久就能從日本回來,?!度嗣袢請蟆钒l(fā)表了劉連仁被強擄至日本過了14年非人生活的消息。他遠在東北的妻子趙玉蘭涕淚交加,,渴盼團聚,。
一封家書海外來 小村草泊掀波瀾
1958年農(nóng)歷正月初八(2月25日),春節(jié)剛過不久,,“大躍進”的熱潮方興未艾,。高密縣井溝鄉(xiāng)建國農(nóng)業(yè)合作社辦公室,正在召開一個研究春耕的生產(chǎn)會議,。辦公室里煙霧騰騰,,社干部們發(fā)言非常踴躍。
“叮鈴鈴……”門外傳來一陣自行車的車鈴聲,。一個穿著草綠色制服的郵遞員一步闖了進來,,打斷了會議的進程。
建國農(nóng)業(yè)合作社是由前邱家莊,、后邱家莊和顧家?guī)X,、草泊四個村組成的。郵遞員把牛皮紙封皮上寫有“山東省諸城縣柴溝鄉(xiāng)草坡村劉志元”字樣的信遞給了副社長王洪富,,并且問:“你們社里有沒有一個叫劉志元的,?”王洪富是來自顧家?guī)X的社干部。他說:“咱們社是有個草泊,,可咱們社屬高密呢,。”郵遞員對這一帶比較熟悉,也很負責,,分析道:“柴溝鄉(xiāng)解放前屬于諸城縣,,解放后不就劃歸高密縣了嗎?這信是從諸城縣那邊轉(zhuǎn)過來的,,沒準這信就是給你們草泊的,。”王洪富回憶了一下,說草泊解放前確實屬柴溝鄉(xiāng),,柴溝鄉(xiāng)也確實屬過諸城縣,。不過,他記得這村里好像沒有叫劉志元的人,。
來自草泊村的年輕人常效先挪著細長的身子擠到前面,,搶過信,,把信皮翻來覆去地看了看,說:“俺村劉連登他爺(父親)叫劉志元,,劉連登他大哥叫劉連仁,。錯不了,這信就是劉連仁寫來的,!”大家圍攏來一看,,信皮的落款處寫的是“劉連仁緘”,信是從日本北海道寄來的,。
這一情況出乎社干部們的意料,。劉連仁的父親劉連登五年前就去世了,劉連仁被鬼子和“黃皮子”(偽軍)抓到日本當勞工,,14年了,,毫無音信,都以為他早就不在人世了,。難道劉連仁還活著,?這要是真的,他14年來怎么不寫一封信回來,?可要不是真的,,眼前這信是怎么回事?有的人想拆開信,,看看里面說了些什么,。可常效先不讓,,他上過小學,,知道公民有通信自由,不能亂拆別人的信,。于是,,大伙繼續(xù)開會。
心里像揣著一個小兔子的常效先終于等會開完了,,這時已是夜里,。他把劉連仁的來信小心地掖到棉衣的口袋里,快步往草泊村趕,?;氐搅瞬莶吹募依铮P雀依锶苏f了劉連仁來信的事,,還說要馬上給劉連登把信送去,。家里人說,冬天天短,這會兒估計劉連登一家人都睡覺了,,勸他明天早上再去。常效先也覺著夜里把劉連登一家吵起來不得勁,,就在炕上躺下了,,可一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常效先家在劉連仁家的前面,,只隔了幾排房子。劉連仁被抓走那年,,常效先才十來歲,,可已經(jīng)記事了。他知道劉連仁家是貧農(nóng),,家里人口多,,劉連仁是老大,下面有連義,、連福,、連登、連升四個弟弟和連英妹妹,,劉連仁的生母早就死了,,四弟連登、五弟連升和妹妹是繼母生的,,自家的地不夠種,,還要租地主的地種,有些年劉連仁和他父親劉志元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因為家境貧寒,劉連仁二十七八歲了才娶上媳婦,。劉連仁被抓去當勞工的時候,,他父親外出打工不在家,繼母和媳婦趙玉蘭哭著找“黃皮子”求情沒管用,。劉連仁被抓后兩個月,,他媳婦生下了一個男孩,14歲了,,還沒有見過父親的面,。劉連仁的繼母給孩子起名盼兒,后叫尋兒,,就是盼望他能找到父親的意思,。劉連仁的繼母和劉連仁的關系處得挺好,像一對親母子。日本鬼子投降后,,一直不見劉連仁回來,,繼母總是難過地哭,把眼睛都哭瞎了,。劉連仁的父親和繼母歷經(jīng)苦難,,日夜掛念著劉連仁??上?,五年前劉連仁的父親得病亡故,去年繼母也死了,。二弟,、三弟、五弟和他的媳婦,、兒子先后去了東北謀生,,妹妹連英也早已出嫁。家里就只剩下曾當過解放軍,、現(xiàn)在村里當生產(chǎn)大隊長的四弟劉連登,。常效先和劉連登是好朋友。
天蒙蒙亮,,全村人都還沉浸在夢鄉(xiāng)中,,常效先一骨碌從炕上爬起來,就去敲劉連登的大門,,邊敲邊大聲嚷嚷:“連登,!連登!快開門——”
劉連登驚醒過來,,以一個軍人的速度迅速穿上衣服,,跳下炕,敞開門,,看到是常效先,,還沒來得及問什么事,常效先就沖著他喊道:“俺來給你報喜了,!”這一句,,讓劉連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愣愣地問:“有什么喜事,?”常效先說:“還不快讓俺到屋里坐坐,?還什么喜事?”接著把手里的信一揚:“看,!你大哥劉連仁來信了,!”
劉連登把常效先讓到屋里坐下,催妻子邱桂榮點上油燈,就著油燈,,翻來覆去地看常效先送來的這封信,,看到“劉連仁緘”的字樣,知道確實是大哥來的信,,手禁不住抖了起來,。常效先催著他快拆信。把信拆開,,劉連登就把信的內(nèi)容念給常效先和妻子聽:
父,、母親二位大人臺鑒:
自分別以來,,已有十好幾年了,,連一封信也沒有給你們?nèi)ィ肽銈円欢ㄊ呛軖炷?,我覺得十分慚愧,。請二位原諒我罷!現(xiàn)在我在北海道的札幌市,。受到札幌市的中國同胞們的關照,,一切都很平安,身體也很健康,,請二位放心好了,。只是現(xiàn)在還有點事沒辦妥,所以還得在這里住一個時期,。將事整理好后是要回去的,。請二位不要掛念,將身體保重為盼,。再是不知我女人怎么樣,。請代給她問個好罷。
祝合家平安,。
兒劉連仁敬具
二月十四日
原來大哥還活著,,而且不久就會從日本回來。這真是喜從天降,!常效先提醒:“快給大哥寫回信吧,!”劉連登這才從極度的興奮狀態(tài)中清醒過來,急匆匆出去找人代筆寫信,。他雖然上過幾年小學,,識得一些字,但寫不了信,。于是,,一封帶著草泊村親情和溫度的回信飛向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劉連仁的下榻處,另一封信則寄給了遠在東北的劉連仁的妻子,劉連登希望大嫂帶著侄兒盡快返回老家,,以便早日和大哥劉連仁團聚,。眾鄉(xiāng)鄰聽說劉連仁有了消息,紛紛到劉連登家打探,、拉呱,,一時間劉連登家門庭若市。
《人民日報》刊消息 妻子日夜盼團圓
2月28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劉連仁被強擄至日本過了14年非人生活的消息,,“劉連仁”一度成了高密縣最熱的人名。劉連仁在柴溝的岳母邱氏從《人民日報》上知道劉連仁在日本還活著,,把這條消息剪下來,,托人寫信寄給遠在東北的閨女。老人對劉連仁的一位難友——朱公村單亦文說:“自從俺女婿叫日本鬼子抓了去,,俺閨女每回回娘家,,就哭個不停,14年了,,眼淚都快哭干了,。這回,俺女婿有了下落,,她不知該恣成什么樣呢,!俺還到草泊找過劉連登,問明俺女婿在日本的地名,,托人寫了封信,,叫俺女婿早日回家團圓。”
劉連仁的妻子叫趙玉蘭,,這年37歲,,劉連仁被抓走那年才23歲。劉連仁走后,,她作為長嫂照顧弟妹,,孝敬公婆,還要下地干活,。不但身體累,,心更累,她一直盼著丈夫平安歸來,,卻一直不見音訊,,不知流了多少淚,一頭青絲也添了多根白發(fā),。公婆勸她改嫁,,她不肯,,說要等著丈夫回來,要把兒子撫養(yǎng)大,。1958年過了春節(jié),,趙玉蘭下決心離開草泊這片傷心地,投奔了在東北的親友,。她接到四弟劉連登的來信,接著接到母親的來信和剪報,,才確信丈夫還活著,,不禁涕淚交加。她期盼,,夫妻相聚,、全家團圓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責任編輯:邢敏